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255万吨荔枝,这么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5月12日版次:08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曾春(左)在直播间介绍茂名荔枝产销形势。

  陈厚彬

  刘付峤

  李恩伟

  王嘉华

  闵忠华

  林勃

  全国荔枝预计投产810万亩,总产量255万吨;
  广东总产量预计达128万吨,约占全国的50%;
  全国5月将上市53万吨,6月将上市111万吨。
  这三组数据,牵动着每一位荔枝行业人士的神经。
  除了中大年和集中上市的考验,荔枝人还面临着荔枝电商、社群销售爆发式增长,出口和传统渠道销售受阻的双重考验。如何提升供销服务能力,保障今年的效益?
  5月10日,2020年茂名市举办荔枝供销服务网络培训会,20万荔枝人在线参加学习。本次培训会由广东省委农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办、广东省委网信办、茂名市人民政府指导,由茂名市农业农村局主办、茂名市委网信办协办、南方农村报社承办。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帼蓉 高永彬
专家解读:广东荔枝97%在5、6月上市
  “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种有妃子笑、黑叶、怀枝、桂味、白糖罂和糯米糍。”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分析,这些品种5月和6月上市量预计占90%。
  截至目前,全国荔枝成花、开花、坐果基本正常。去年,虽然秋冬季全国范围内较少低温期,但持续干旱、日照充足,确保荔枝完成了成花诱导;今年,春季雨水及时且缓慢升温,促进了花穗分化,大部分产区荔枝品种成花和坐果较好。
  广东荔枝品种的产量大小排名依次是妃子笑、黑叶、白糖罂、桂味,合计占70%,早中熟品种与中晚熟品种大致各占半壁江山。预计5月上市荔枝量占30%,6月占67%,上市集中,销售压力较大。白糖罂成熟期紧接海南,预计销售会比较理想。广东与广西的妃子笑、黑叶和怀枝产量都比较高,预计将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虽然桂味、糯米糍和鸡嘴荔产区也有重叠,但产量中等,预计受影响较小。
  提到海南荔枝上市两周的市场表现,陈厚彬指出,果园销售情况良好,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而商超和零售市场走量略显疲弱。线上销售虽有增长,但很多电商采后处理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不足。
  培训会上,陈厚彬特别提醒,今年荔枝销售仍存在与生产相关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连续高温、强对流天气、冰雹、暴雨、大风(台风)、连续降水、持续干旱无雨等情况,都可能加剧病虫害、异常落果,从而造成减产;而大范围高温可造成各产区荔枝提早成熟或同时成熟上市,增加销售压力。以云南屏边县为例,近期遭遇三次冰雹袭击,致荔枝产量损失八成以上。
专家解读:运费比果价高,联合发货降运费
  从企业反馈信息看,物流问题已基本解决,线上销售的最大制约是采后处理设施不足。广东主产区除电白、高州、从化已有一些采后处理能力之外,其他产区大多缺乏采后处理工场、预冷与冷藏库。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曾春在致辞中指出,茂名荔枝已通过电商行销全球,动动手指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茂名现有冷链物流能力25万吨,带动网店3600多家、微商5000多家。
  茂名市水果局副局长刘付峤认为,预冷处理不及时缩短了保鲜寿命。荔枝果实采摘离开树木后,预冷处理越快,果实内的水分保持越好,褐变越慢,口感保持越原味。大批量收购的荔枝,一般下午才开始预冷处理,从采摘到预冷和包装前,要在高温条件下停放6个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保鲜寿命。刘付峤建议,企业开展田头移动预冷服务,购进一批简易的柔性移动冷箱(保鲜舱),按照荔枝成熟的顺序从南到北移动到产区,为采收的荔枝第一时间进行预冷服务。
  茂名荔枝大多直接在果园采摘后,以批量收购的形式销售,不按销售终端要求商品分级和包装处理,供销对接不畅导致产品商品化水平低。刘付峤建议,成立荔枝产销服务联盟,预约销售时间、产品数量、质量要求、包装运输、资金结算等,促进产销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一般运费比果价要高,使得电商荔枝销售局限于高消费群体,难以面向所有消费者,荔枝电商销售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刘付峤表示,传统终端批价16元/公斤,快递运费18.96元/公斤。他建议,组建荔枝快递联合体,一方面综合统一运输分散在产区的各物流企业快件到区域转运点,降低“最先一公里”的费用;另一方面加强民航、高铁企业合作,让荔枝搭上快运的“顺风飞机”和“顺风火车”,降低荔枝快运成本。
专家授课:供应链是生鲜电商的“生死线”
  零起步也能做荔枝电商?“当然可以!”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特聘专家李恩伟表示,做茂名荔枝电商有三大秘笈,“品控有标准,利润有保证,生产有流程。”
  在品控方面,尽量选用成熟度在八成熟以上的粒果;单果重保持在妃子笑每市斤22个以下,白糖罂每市斤23个以下,桂味每市斤28个以下,龙眼每市斤40个以下;皮色标准为妃子笑半红半白,白糖罂、桂味全红,储良广眼黄白色为宜;确保果实无病虫害,无爆裂及畸形,果肉清甜爽口。
  在利润把控上,制定专属电商定价,并对各项成本支出心中有数,只有严控成本,才能使自身电商经营的利润有所保证。
  在生产上,规范每一个流程环节:网店宣传-选择供应地-落实订单-收购产品-脱粒-初拣-预冷-晾干-精拣-袋袋过称-包装-堆放-装车-物流。
  电商入门不难,要想成功却不易。李恩伟表示,“要用创大牌的心来干电商。”如何做?李恩伟归纳为:控品质、控品质、讲故事、做声量、拓渠道、保流通、重服务、强管理。尤其是在控品质和保流通方面,是否做好直接关系着电商从业者的命运。
  “供应链是生鲜电商的‘生死线’!”初涉电商如何解决供应链难题?李恩伟表示,在创业初期可先与专业供应链管理团队合作,待有能力时,再参与共同搭建生鲜供应链大平台。自建供应链虽然具有一些优势,但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超高的资金投入、不均衡的使用率等原因,必然让众多电商创业企业望而却步。因此,建议中小生鲜电商企业,采取创新模式,通过专业化分工合作,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专家授课:短视频、直播成电商新渠道
  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平台的兴起,“网红经济”为农产品的供销提供了一条新渠道。“为什么别人发的视频都很火,但我的视频却没有播放量?”百果园创新营销负责人王嘉华表示,能否提升播放量取决于这5大因素:完播率、活跃度、垂直度、互动度、原创度。
  王嘉华建议,创作优质的原创视频或高质量无水印的非原创视频,并在早上9点、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晚上8点以后流量高峰时间段发布视频,在视频标题上多花心思,利用文案吸引人,或蹭近期热度,并利用节日和热点事件,发布视频。
  荔枝主题短视频应该怎么拍?王嘉华认为,选对人、物、景,并搭配适合的配乐,一条优质的荔枝短视频便呼之欲出。
  对于直播卖货,要思考直播观众“怎么来”、“看什么”、“怎么留”这三个关键要素。王嘉华建议,定时定点培养发布短视频、预告直播时间、产品循环介绍等固定习惯,重点展示荔枝开切、试吃画面,描述口感,重点介绍售后、包装等顾客关心问题;直播过程中整点抽奖,提供直播间专享价,营造限时特卖的氛围也可提升直播卖货量。“当视频播放量暴涨时,不要放过每个销售机会。”王嘉华说道。
优秀案例:整合区域订单统一发运
  尽管去年荔枝大量减产,盛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仍交出了“落地配送10万件,产地直发5万件”的亮眼成绩单。虽然盛日农业刚成立不久,但其发展速度引起了众多荔枝人的关注,其供应链模式也被多家供销服务商效仿。
  公司运营总监闵忠华在培训会中分享了几个运营技巧,一是从选种、种植、施肥、修剪、采摘到仓内操作,再到手转派环节,均可全程实现标准化作业;二是处理中心根据鲜果标准,进行自动化分拣及分级,可使果品标准更规范;三是为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从枝头至客户手上最好在48小时内,最长不超过72小时;四是整合区域订单发运,降低物流成本。
优秀案例:产地直发要保证三大优势
  林氏桂圆肉掌柜林勃在8年荔枝供销经历中,一年发货量从3000箱做到了3.3万箱。他多次强调,做产地直发,面对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一件代发”的微商、社区电商群体,做好荔枝包装和售后服务,保证客户满意度是最重要的。
  在培训会上,林勃回忆道,“创业初期,由于没有太多经验,一个麻包袋加纸箱就发出去了。”经过多年探索和反复试验,林勃总结出了更专业的包装方式,即使用“铝箔冰袋+铝箔袋+保鲜袋+吸水纸+泡沫箱+纸箱”的全方位包装,并在纸箱印上水果件字样,提醒快递员轻拿轻放和及时派送。林勃特别提醒,冰袋至少0.8斤以上,包上吸水纸防止箱内荔枝太潮湿。
  正因为包装和运输费用高昂,产地直发的荔枝必须足够优质新鲜,才能吸引中高端客户群体。“选精品果,现采现发,不过冰水。”林勃表示,只有具备这些核心优势,才有可能做大做强。他总结了几点经验,一是如果有条件,采摘下来的荔枝,先预冷1小时左右再剪枝头;二是选择在发货点附近的临时打包场地,根据品种上市情况及时换场;三是提前发动周边农户预留优质果,以高于市场价0.5-1元的价格收购;四是与多个小农户合作,相当于增加了专业摘果劳动力,更能保证交货时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