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种地要“起晆”?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5月21日
版次:
13
| 一针见血 |
《中国电视报》2018年第3期A18版《中药创新 变废为宝》一文中写道:“他们两年前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了巴戟天的‘起晆法’种植。……起晆高90厘米,宽150厘米,镂空的砖有利于根须呼吸”。巴戟天是一种药用植物,此文介绍的是科技人员研制的新的巴戟天种植技术。引文中的两个“晆”字都应该为“畦”。
“畦”本义是古代土地面积的单位,一畦通常为50亩。后指有一定界限的栽植农作物的田块。起畦即在畦的周围挖沟或者筑埂,便于排水或者蓄水灌溉。在上述文章介绍的种植巴戟天的大棚里,畦的四周是用空心砖砌成的围墙,围墙的高,就是起畦的高(90厘米),所围范围的宽就是起畦的宽(150厘米),这是特为种植巴戟天而设计的。巴戟天用作药材的是其根茎,种植五年后才能挖取,为此需要高起畦,形成足够深厚的土层,以利根茎充分生长。
“晆”是生僻字,如今已经不太使用,汉语中没有“起晆”的说法。
□盛祖杰
上一篇:
人生临终之种种
下一篇:
幸运的人
上一篇:
人生临终之种种
下一篇:
幸运的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