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王学坤委员提案:建立农民退休制度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5月23日版次:05
  @最高人民检察院 官方微博5月21日上午刊文《王学坤委员: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岁以上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表示,今年我带来两个提案,一是建议设立“全民防疫日”,提升全民的防疫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二是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王学坤委员提出的“建立农民退休制度”21日立即引发了舆论热议。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呼声此前已在全国两会上出现。
  据人民政协报2018年3月报道:(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再次聚焦“三农”,他表示,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从事者,和其他行业类比,也宜有退休或转业。
  报道提到:农业大省河南如何选择路径,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需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道路。“因此,建议在河南率先实行农民退休转业补贴试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张亚忠强调。
  “借鉴国际国内相关退休规则机制,可为我国农民退休转业补贴机制的建立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为此,张亚忠认为,在河南省率先实行农民退休转业补贴,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改善退休制度,通过农民退休计划提供结构调整援助,既不违反WTO国际规则,又符合我国的社情民意,为有效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点 评
  让亿万农民享有退休待遇、保障老有所养,无疑具有增进国民福祉、提升农民获得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然而,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绝对不是孤立的,必须与新农村建设、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基础工程相辅相成。只有引导传统农民转变成为“职业农民”或“产业雇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有“退休”一说。更具深度和层次的经济结构,更多元、更现代化、更规范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再加之公共保障加大投入、优化设计,农村老人养老才可无后顾之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