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鱼虾塘浮膜、长泡泡小心天气骤变“倒藻”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6月20日
版次:
11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晴天养殖水体表面或下风口处聚集着很多泡泡或者一层厚厚的浮膜,在阴天或下雨天这种现象并不明显或者直接消失。这是为什么?
据笔者多年经验分析,晴天水面出现的这种浮膜或“泡泡”,是水体中的藻类出现大量死亡,混合水体中悬浮物在增氧机搅动下,随水体中气体上浮,聚集在水面呈现出的现象。
藻类的死亡是正常的生长代谢,所以正常水体一般都要定期追肥,补充藻源。因连续高温或气温水温骤变、暴雨等,引起的水体分层和盐度骤变,导致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的情况,俗称“倒藻”,对养殖百害无一利。
◎主要危害
1、藻类大量死亡,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水体内初级生产力大幅度减少,而耗氧一直在持续增加趋势,因此水体的鱼虾极易出现缺氧浮头现象。
2、水体中的微生物会分解部分死藻,产生氨氮、亚盐、藻毒素等;且由于溶氧低,在底部有害微生物作用下,也会增加水体内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使养殖对象出现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
3、水质的变坏,使得厌氧微生物快速繁殖,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养殖对象的发病几率。
4、藻类的减少,会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在连续的晴天中,池塘等静水水体会生长很多青苔,对养殖对象,如虾、蟹,特别是鱼苗产生严重危害。
5、池塘中藻类数量大量下降,不能沉降水中悬浮物(微尘、有机碎屑、粪便、死藻、腐生蛋白等),所以水体浑浊度会增加。
◎防治措施
1、定期施用芽孢杆菌原粉,保持水体肥瘦适中。
2、消毒剂、杀虫剂的预防使用,要建立在有“症状”出现的情况才用,不能随意使用,以免对养殖对象造成应激的同时,还改变了水体的稳定环境,人为地造成倒藻。
3、勤开增氧机,打破水体分层,同时释放底部积累的有毒有害物质。
4、勤巡塘,观察池塘水色变化和鱼类吃食情况、活动情况。
5、天气突变多开增氧机,并配合使用长效底增氧等增氧产品和抗应激产品如泼洒应激宁。
6、发现有倒藻,及时全池泼洒解毒120等解毒产品和改底产品如全效底改片,后全池泼洒芽孢杆菌原粉分解杂质,调节水质,再补充藻种(优球藻或其他藻源丰富的水体表层水)和施用定向肥培藻。
□肖建春 肖健聪
上一篇:
禾花鲤一公斤卖100元乳源稻渔共作亩利润高
下一篇:
虾市全线大跌价20头虾18元/斤
上一篇:
禾花鲤一公斤卖100元乳源稻渔共作亩利润高
下一篇:
虾市全线大跌价20头虾18元/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