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猪价涨势是暂停还是彻底终止?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6月23日版次:11
  5月下旬,猪价在持续三个月的低迷之后,终于开启了强力反弹,一个月时间涨了近4元/斤。不过本周猪价的涨势在没有特别外因的情况下突然停下,许多养猪人开始担心,这究竟只是一个暂停,还是一个彻底的终止呢?
  由于猪价影响因素确实太多,我们不妨按短期,长期,利好,利空分别来看看。
  一是屠企压价。短期利空。
  不少分析都指出,近期猪价高位回调的重要原因是天气炎热肉类消费降低,替代效应与消费减少并存下,屠企压价行为持续,利空猪价。
  二是进口肉疫情危机。短期利好。
  新发地市场新冠疫情的暴发,让人开始怀疑进口冻品的安全性。最近几天,世界多地的屠宰企业暴发新冠疫情,相关部门反应迅速,针对发生疫情的企业和地区采取临时禁止进口的措施。进口肉的减少必然是对国内猪价的利好,不过进口肉市场占比有限,只能是短期的利好。
  三是端午备货。短期利好。
  节日对猪肉消费的利好是固定存在的。从北京、上海等消费城市白条猪批发均价表现来看,本周批发市场开磅价格呈现稳中伴涨态势,到货量增多。
  四是储备肉投放。短期利空。
  今年华储网已出库投放22批中央储备冻猪肉,累计投放量达41万吨。冻肉的投放量微不足道,但它是政府对猪价态度的风向标,对猪价的心理影响很大。
  五是仔猪价回升。长期利好。
  纵观全国市场,不少种猪场的仔猪报价在五月时已经随着猪价的下滑调整到了相对低的位置,而近期猪价反弹,部分猪场仔猪价格也开始了反弹,回到了2000元/头的水平。
  六是大企业产能继续扩张。长期利空。
  不少养殖户则认为,仔猪价格高低与否都不重要,因为现在散户根本抢不到仔猪。大集团将市面上的优质仔猪早就一扫而空。根据笔者近期的走访,不少原本自繁自养的猪场都转型为卖猪苗,就是为了给大集团提供猪苗,可谓供不应求。
  根据近期上市企业公告,温氏股份已有产能达3500万头,牧原达到2800万头。这些猪场的软硬件均已齐备,只要进猪,就能马力全开。无怪乎有行业人士感叹,再过两年,别说复产,中国的生猪年出栏可能要突破八亿头。长期来看,这显然是巨大利空。
  对于养猪人来说,短期乃至中期的猪价还是利好因素居多,做好防非工作,合理安排出栏节奏,能够保证稳定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高猪价终将过去,与大集团同台竞争,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就值得深思了。  □吴昊晖

上一篇:猪价维持18元/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