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家庭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小区又起潮汕风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6月23日
版次:
13
| 生活秀 |
临近端午,我所居住的小区,又弥漫起潮州肉粽的奇香。而前几年的这个时候,小区里这种粽香味,是不曾有的。
在我国北方,端午节吃粽子的食尚,远不及南方那样风靡。究其原因,倒不是文化上的差异,主要还是地域方面的原因。棕子离不开两样最重要的食材,一是糯米,二是粽叶。如今这两种在市场上随便就可以买到的东西,过去在北方都是稀罕玩意,所以多数北方家庭的主妇,根本就不会包棕子。温饱即足,端午节的粽子,便是可有可无的了。
如今物质极大丰富,一年四季,包粽子的食材在北方也随时可以买到。特别是端午节前,超市里、菜市场、大街上,到处都有卖粽叶的。可多数北方人家端午吃的粽子,还大多是从市面上买来的。一些自己动手包粽子的人,也多只是用红枣做馅料,这是北方粽子最常见的典型做法。
而我家所在的小区却大不相同。这两年的端午节,几乎家家自己动手包粽子。各种馅料,各种形状,节日的气氛也随之浓郁了许多。这,还得从前年新来的一家住户说起。
我们小区只有6栋楼,其中5栋还不是多层,户数不多,显得十分安静。
前年春天,2号楼搬来一家租房户,竟一下把小区给搅乱了营。租房来住的,是一位梁姓老板,潮州人,四十来岁,卖洁具的。夫妻二人,带着岳父岳母和三个不大的孩子。每天放学后,他家几个孩子就在小区里玩,呼啦喊叫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小区的孩子们很快就和他们玩熟了,一群孩子满院疯跑,玩耍打闹,闹得四邻不安、鸡犬不宁。梁老板热情好客,隔三岔五或呼朋唤友、或请公司的人到家里聚餐。特别是到了周末,他家楼上都会响起嘹亮的歌声,尖细的童声,伴着钢琴的叮咚,在小区里随风飘扬。
没几天,有邻居受不了了,找到物业公司,要求他们搬走。物业上门发出“哀的美敦书”(意为最后通牒——编者注),让他家要么“整改”,要么搬走。通牒见效。之后,孩子消停了,访客不见了,琴声打住了,歌声没有了。院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宁静的日子没过两天,却随着一股萝卜干之风又被打破。那天,梁老板家的阿婆买回几大口袋白萝卜,抹上盐后在院子里晾晒,白花花一片,吸引了小区里进进出出的人们。主妇们纷纷上前讨教,老太太笑眯眯地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讲解着腌制萝卜干的流程。几天后,萝卜干腌好了,老太太往回收,有好奇上前打问的,便送上两根,告诉怎样食用,吃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很快,小区里便跟风晒起一片一片的白萝卜,人们开始纷纷效仿。老太太成了大忙人,挨家被请去当“顾问”。她干脆拿出自家的大铝盆,在楼下亲手教大家搓盐、摊晾、装袋、压石。整个小区被一股浓浓的萝卜味所包围,也被和谐的气氛所包围,老太太成了小区的名人。
老太太不仅会腌萝卜干,更包得一手好粽子。端午到了,老太太包了好多粽子,各式各样,肉的、素的,甜的、咸的……老太太做好后,送给相熟的邻居品尝,还有一些自制的卤味。一传十、十传百,小区的主妇们没事就跑到梁老板家,跟老太太学包潮汕棕子,学做粤式卤味,学做南方小吃……一股强劲的潮汕风,刮遍了整个小区。
又是一年端午到,小区粽香飘飘,再起潮汕风。
□刘明礼
上一篇:
下一篇:
厨房里藏着幸福的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
厨房里藏着幸福的模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