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8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西农机化率年底争取达到65%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7月11日
版次:
08
开沟、施肥、培土、剪技、除草……走进百色市右江区六沙园艺场,各类现代化农业机械映入眼帘。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山地轨道运输机在果园里穿梭,几分钟就能将各类瓜果运至地头。看着满载瓜果的轨道运输机,现场有农户直呼:“再也不用人工扛果出园了!”
近日,广西丘陵山区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助推乡村振兴、脱贫奔康现场会在百色召开,广西农机部门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力争2020年底,广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自治区农机中心办公室、各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各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市农机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丘陵山区县(市、区)农机中心或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等140人参加会议。
广西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俊在会议讲话中表示,近年来,广西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甘蔗、水稻、优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大力推广山区减轻劳动强度机械,进一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山区特色农产品机械化全面提速发展。
截至2019年底,广西农机总动力达到3840万千瓦,各类农机拥有量达到785万台套,分别比上年增长2.8%、1.2%;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3.08%,同比增长2%,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增长13.05%。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我们发现农机化在推进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中心副主任江垣德介绍,近段时间以来,他们在广西丘陵山区逐渐摸索出一套以安装轨道运输为基础的山地农机化模式,这一模式使生产效率提升,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坚持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全力组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通过农机系统干部和技术人员进乡入村,动员农机服务组织和大户开展疫情防控服务,开展“百万农机闹春耕”等活动,有力推进我区春季农业生产。
刘俊表示,广西将聚焦产业升级,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推动重点产业全程机械化进程,继续推进养殖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研究把“宜机化”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指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田块“小并大”、“弯变直”,推进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促进发展,为农机作业创造条件。
据了解,广西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融合、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效应好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开展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加强植保无人机、轨道运输机、剪枝机等轻便、多功能、高效机具示范推广,加快大石山区贫困县水果种植“机器换人”步伐,为扶贫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机械化支撑。同时,广西将探索可复制推广、围绕高效机收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打造一批糖料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地区和示范基地,提高蔗糖产业综合竞争力。
□钱普贵 黄文莲
上一篇:
下一篇:
2000万元投入技改 打造行业领先高塔肥生产工艺和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2000万元投入技改 打造行业领先高塔肥生产工艺和技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