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养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牛蛙13.5元/斤 同比高6元/斤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7月11日
版次:
10
随着牛蛙存塘量逐渐减少,从6月20日开始蛙价一路飙升,最近三天牛蛙涨价幅度加大,以一天1元/斤的幅度快速上涨,到7月9日现金收购价已经达到13.5元/斤,比去年同期高出6元/斤,对于成本约5元/斤的牛蛙来说,一斤利润高达8元。据了解,牛蛙亩产量高的有4-5万斤,低的也有1-2万斤,按照目前的卖价来看,牛蛙亩利润达8-40万元。蛙价上涨后,养户惜售心态严重,流通商收蛙难。
“尽管蛙价喜人,但现阶段真正有蛙的养殖户并不多,6月前基本都卖完了。”业内人士分析,涨价主要是因为大蛙量大幅减少。据了解,由于夏季高温多病,过冬大蛙一般在此之前出完,中蛙还要近一个月时间才能达到大蛙规格,因此每年7月都是蛙价的高峰期。
据了解,全国养蛙量最大的广东澄海,在5月全部出售完毕后,蛙价开始上涨,广西、江西、福建等主产区存塘的过冬大蛙也在此后逐步售完。据了解,今年很多养户并不看好行情,弃养、转养的较多,导致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大蛙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目前大蛙量较大的主要在盐城、连云港、安徽宣城、六安等地;其中,宣城、刘安等大蛙已卖超八成,粗略统计全国大蛙存塘量不超过1万吨。
由于大蛙大幅减少,目前收蛙商基本以收4-7两的中蛙为主,收购价12元/斤左右。目前江西九江、吉安、宜春、抚州等地中蛙量并不少,但比去年有所减少。另外,因今年当地养早蛙的养殖户大幅减少,投苗量同比去年减少超30%。
福建地区的中小蛙也比较少,中小蛙总量也不足1万吨,南平地区相对较多。据了解,由于去年当地禁养,漳州、福州罗源、龙岩等地基本无蛙,南平也大幅减少,宁德也只有零散分布,预计全年总量缩减到2万吨左右,同比去年减少4万吨。福建减少的这一部分蛙刚好是在6-8月出的,这也是现阶段蛙价大涨的原因之一。
相对而言,湖南的中蛙量比较大,据统计,湖南地区养蛙分布在常德3000亩、岳阳2000亩、益阳1500多亩,永州、怀化、株洲等地也有上千亩。由于湖南蛙主要是晚蛙模式,去年7月多投苗,目前多是4-8两的中蛙,蛙价上涨后养殖户都在惜售。
“等江西、福建出完,就到海南出蛙了。”海南业内人士如是说。据了解,海南有近2万吨牛蛙容量,在每年早蛙都是海南最早,目前规格2-5两/只,预计8月前后就可以陆续出蛙。但真正能够左右早蛙市场的是广西,广西是早蛙量最大的产区。
今年广西整体投苗量减少三成,除了少量大蛙、中蛙,多以刚变态的四脚为主,这批早蛙集中上市期在8月底,到时蛙价也逐渐回落,根据今年的早蛙量,预计蛙价大概率保持在10元/斤以上。
□陈宏霖
上一篇:
屠企抵触涨价华中猪价回落
下一篇:
罗非鱼全线掉价 贩子不敢收鱼
上一篇:
屠企抵触涨价华中猪价回落
下一篇:
罗非鱼全线掉价 贩子不敢收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