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被动免疫是防控仔猪腹泻的关键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8月11日
版次:
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之娴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常见病之一,其中仔猪腹泻目前以病毒性居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建峰介绍,自2016年以后腹泻急性暴发性流行显著减少,但仍然会对猪场造成较大危害。
猪腹泻暴发流行减少
但毒株致病力未降低
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也较多,但是并不是每一种病原都能单独引起腹泻症状,许多是继发或者条件性的致病病原。能单独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包括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等。
从腹泻病毒的危害情况来看,张建峰介绍,2015年之前腹泻在全国呈现暴发性流行,自2016年以后,随着我国对猪腹泻的防控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急性暴发性流行显著降低。值得注意的是,高致病力毒株致病力并没有降低。2018年之后非洲猪瘟的暴发和能繁母猪的减少进一步掩盖了腹泻的流行。
在当前,腹泻病毒仍然会对猪场造成较大危害。张建峰表示,腹泻病毒除造成仔猪的直接经济损失外,也会影响母猪,造成泌乳减少或停止、回乳、情期紊乱等。
非瘟后自家苗和返饲
更加不适合猪场使用
美国通过返饲和生物安全的模式来控制腹泻,国内新型变异毒株出现后的一段时间里也有猪场采取此种做法。返饲的核心问题在于规范采样、检测排除外源病毒。由于难以控制病毒的饲喂量及活毒全场扩散的风险,返饲的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除了返饲,部分猪场还会制作自家苗。其特点是见效快,但副反应大,效果反复不确定。张建峰表示,非瘟发生之后自家苗和返饲的方法更加不适合猪场使用。
还有一些猪场会使用强阳性的母猪初乳(含高滴度的IgA抗体)来对小猪灌服进行控制。但实验表明,保护性抗体是消耗性的,IgA的半衰期也仅有6天,灌服母乳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发病,另外母猪奶水采集也并不方便。
因此,被动免疫(通过母体提供持续的保护性抗体)才是防控腹泻的关键,关于腹泻病毒疫苗的研发也需围绕这一核心。
从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查询得到,截至目前,我国目前有32家企业生产猪腹泻疫苗,有35个批准文号,7种疫苗和7个临床批件。张建峰认为,目前国内上市的疫苗种类繁多,然而经典的CV777毒株无法对变异毒株提供有效保护,以新型变异毒株为主的几个商品化疫苗由于毒株分离、病毒滴度、培养工艺等因素,临床应用效果差强人意。
张建峰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理想控制效果:活苗单独使用:妊娠中后期经口1次或2次免疫,即提供完全保护;活苗暴露+死苗加强:死苗重胎期免疫无副反应;对暴发场有效(活苗暴露母猪,产前5-7天天免疫新生小猪即可提供80%以上保护),常规免疫可对仔猪有95%以上保护。
上一篇:
南方猪价相对稳定广东维持20元/斤
下一篇:
村民以手续不全为由敲诈勒索猪场被判刑
上一篇:
南方猪价相对稳定广东维持20元/斤
下一篇:
村民以手续不全为由敲诈勒索猪场被判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