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5版: 扶贫周刊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拓宽销售渠道 发展订单农业
中山市司法局助力德庆县文定村打造脱贫长效机制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8月13日
版次:
05
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帮扶组走访文定村畜牧养殖基地。
南方农村报记者 欧阳胜勇
见习记者 伍思懿
通讯员 陈娟 冯卓辉
“截至7月底,早造富硒米已接受预定2.5万斤,台湾金钻凤梨已接受预定1500箱,预计增收17万元。”最近,文定村村民笑开了花。
文定村位于肇庆市德庆县东北部,四面环山,曾因交通不便,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较多,被定为省定贫困村。2016年,广东启动珠三角对口帮扶工作,中山市司法局、信访局组成联合帮扶组对口帮扶文定村,打造脱贫长效机制。2019年,村里的25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文定村顺利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联合帮扶组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消费扶贫,积极对接产品销路,让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宽。
助推发展扶贫产业
力改“等靠要”思想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文定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皇帝柑、肉桂、水稻等,经济附加值较低。“刚开始,个别贫困户认为当地自然禀赋差,发展产业的风险大,缺少参与意愿,存在‘不想为’‘等靠要’等惰性思想。”帮扶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经过充分的调研,中山市司法局帮扶组与文定村“两委”结合该村山地资源丰富的条件优势,先后建立了富硒米、金钻凤梨等种植以及畜牧养殖基地,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在参与产业基地运作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种养知识和技术,把贫困户发展产业“扶上马”。
2020年,15户贫困户开展肉鸭养殖、建成15亩凤梨种植基地、引入中山企业到文定村进行无渣粉葛种植等。文定村种养产业多样化初步成形,该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改善,提高了产业收益水平。
文定村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村民个个都是水稻种植能手。帮扶组结合文定村有优良水稻种植传统的优势,多方联系引入公司,并申请肇庆学院提供富硒种植技术支持,以“公司+农户+科技特派员”的形式建立了富硒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今年,文定村定裕富硒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肇庆学院启动了富硒种植技术科研项目,富硒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13户贫困户和30多户村民共同参与,早造收成富硒大米达6万斤,多家商户提出对接采购意向。
贫困户梁啟坤一家8口,生活负担重,仅靠夫妻俩种植水稻维持生计。去年,他种植的富硒丝苗米口感好、营养高,卖出2.2万斤,家庭增收超12万元。
为了进一步拓宽文定村扶贫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渠道,帮扶组一方面用好消费扶贫政策,积极动员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参与消费扶贫。另一方面,走访中山、肇庆两地农产品销售企业,并与部分企业达成供销意向,积极拓宽文定村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尝试通过客运大巴小量寄运的方式,建立长期不间断的物流通路,解决扶贫产品的物流难题。
出台奖补政策
激励就业创业
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帮扶组把抓好创业就业作为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通过开展生产奖补、就业奖补、引入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贫困户梁玉声从事养殖业的意愿较高,但苦于缺资金缺技术,又担心市场风险,一直没有开展。去年,帮扶组与文定村“两委”在广泛征求贫困户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文定村贫困户参与产业奖补方案》,为开展种养殖产业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激励”。在奖补政策的激励下,梁玉声利用自家责任田靠近小溪的有利条件,搭建养殖棚,购入200只鸭苗进行养殖。鸭苗顺利上市,加上奖补饲料大大减轻了投入成本,梁玉声挣到2000多元。尝到甜头后,他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滚动养殖。
2019年至今,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帮扶组开展贫困户产业奖补扶贫项目,发放奖补资金11万多元。在奖补政策的带动下,15户贫困户参与肉鸭养殖、水稻种植等产业,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超3000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在帮扶组的支持下,文定村增设了保洁员、网格管理员等5个兼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
50多岁的贫困户梁啟胜正是有劳动力的时候,但是由于家里有4个小孩要照顾,不得不放弃外出务工的想法。在就业扶贫政策下,帮扶组积极奔走,为其申请了在文定村小学当保安员的公益性岗位,月工资1500元,还有医保、社保等福利。今年4月,梁啟胜参加了当地提供的保安员培训班,5月就穿上保安服正式上班了。他高兴地说:“以前一直盼着外出打工帮补家庭,多亏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在村里当保安,虽然比外出打工工资少一些,但就近上班没有租房等额外开销,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的收入,实在太好了!”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文定村地理位置较偏,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落后等现实条件增加了开发成本,导致一些产业难落户落地。针对这一情况,帮扶组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文定村积攒稳定脱贫致富的“本钱”。其中,帮扶组申请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去年通水试运行,实现了村民期盼已久的集中供水;投入10万元完善村路建设,又通过引入肉鸽生产龙头企业的契机,拓宽了2公里的村内道路;与当地供电等部门协调,建起250kv和14.5kv的变压器并通电。
针对贫困户家居环境和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帮扶组申请了7万元专项资金,按照“贫困户支付一部分,项目支持一部分”的原则,对贫困户家居环境提升进行奖补,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提升自身家居环境的积极性。贫困户纷纷进行家居装修、修建卫生间等。截至今年7月,全部贫困户已完成家居环境措施70多项、25户贫困户的家居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
“文定村原先有曲艺社、醒狮队等文化传统,但是如今还留在村里的老艺人屈指可数。”帮扶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驻村帮扶组经过半年多谋划,捐资支持文定村重建曲艺社和醒狮队,送文化下乡,为曲艺社筹集善款2万元用于购买乐器、音响。醒狮队重新成立后,每逢春节时,到村里家家户户门前表演,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帮扶组还协助文定村申请专项资金,用于修建文化广场、村文化中心,着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阵地。此外,文定村还推广广场舞,邀请专业人士到村里指导村民跳舞,发动热心人士捐款购买服装和道具。现在,文定村每周一、三、五晚,很多村民自发跳广场舞,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了日常生活。
去年10月,文定村举行“欢度国庆暨兄弟姐妹联谊爱心公益活动”,300多名文定村出嫁女和乡亲携着家属回到村里,乡亲们都为文定村近年来的变化感到高兴。
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帮扶组走访文定村畜牧养殖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动扶贫领域涉案财物快速返还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动扶贫领域涉案财物快速返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