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柑橘白粉病来势汹汹,8月危害秋梢,抓紧防治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8月20日版次:07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涵 徐岩

  近期,有几位果农留言称果园中柑橘白粉病为害严重,那么今天就来说说柑橘白粉病和防治方法。
  柑橘白粉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等柑橘产区。主要为害幼嫩枝叶和幼果。柑橘感染此病后,叶片的正、反两面呈现白色霉斑,大多近圆形,霉斑由中心向外扩展,在叶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粉状覆盖物,霉层下面叶片组织最初呈水浸状,逐渐失绿,形成黄斑。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使较嫩的叶片枯萎,较老的叶片扭曲畸形。叶片老化后,病部白色霉层转为浅灰褐色,可引起落叶、落果及新梢枯死,高接换种树新抽的嫩梢被害严重时可引起光干秃枝,严重影响树势。
  病部能从叶片向枝梢蔓延,严重时使叶片干缩,枝条枯死,叶片干后还常粘连不掉。嫩枝和幼果病斑初期与叶片上的相似,但寄主组织无明显黄斑,后期病斑连片,白色菌丝扩及整个嫩枝和幼果,果小味酸,失去食用价值,受害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枝条干枯。
—· 柑橘白粉病发病规律 ·—
  病菌4-5月春梢生长期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在雨滴中萌发侵染,继而重复侵染,为害夏梢、秋梢。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柑橘白粉病的大量发生和流行,阴雨天气多、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的夏季非常适宜病菌的生长繁殖。一般情况下,夏季初,气温达到18摄氏度,就会开始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7~9月份左右秋梢期为害严重,冬季时病情也会不断恶化。
  果园阴湿,树冠郁蔽的果树往往发病较重,下部及内部枝梢最易染病,所以要注意果园的光照条件,修剪时保证果树通风透光。
  此外,不同柑橘品种的抗病能力也不一样,沙糖橘、椪柑、甜橙、葡萄柚等品种抗病能力较差,温州柑、金柑发病率较低。
—· 柑橘白粉病防治措施 ·—
  1.冬季清园时剪除病枝叶,使用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全园灭菌。
  2.发现白粉病为害后,及时清除感病嫩枝梢、果实及叶子,带出果园外销毁,同时清理果园内的植株残体,减少病菌寄生的场所,减少病菌基数。
  3.加强栽培管理,在适当时候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施肥量,合理灌水,增强果树的抵抗能力。
  4.合理修剪果树,提高树冠的透光性,降低树冠的湿度,抑制病菌的繁殖。
  5.在嫩梢发出3厘米的时候,施用药剂喷雾进行预防(药剂名称和剂量建议请看表格)。
药剂名称 施用剂量
15%烯唑·三唑酮乳油 使用40-53毫升/亩喷雾
40%苯甲·嘧菌巔悬浮剂 使用30-40毫升/亩喷雾
29%吡萘·嘧菌悬浮剂 使用30-50毫升/亩喷雾
42.8%氟菌·肟菌萌悬浮剂 使用5-10毫升/亩喷雾
30%己唑·醚菌蘸悬浮剂 使用6.7-13.3克/亩喷雾
35%己唑·多菌灵悬浮剂 使用57-86克/亩喷雾
45%硫磺·三唑酮悬浮剂 使用1500-2000倍液喷雾
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 使用33-50毫升/亩喷雾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使用10-20毫升/亩喷雾
12.5%粉唑醇悬浮剂 使用30-60毫升/亩喷雾
5%已唑醇微乳剂 使用1667-2500倍液喷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