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州南沙将建成无人农场试验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8月29日版次:07
  “数字农业发展到极致实现生产的无人化,我们将其称为无人农场。目前国内数字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还是靠人。”8月27日,在由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无人农场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主题培训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客座教授李道亮,就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以及无人农场的发展前景做了详细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由中国农业大学与广州南沙政府共同建造的无人农场(渔场)正在升级改造中,预计将于今年国庆前后投入使用。
  李道亮指出,无人农场就是劳动力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全自动控制或机器人自主控制,完成所有农场生产作业的一种全新生产模式。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革,而每次变革都向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计无人农场也将是未来农业的一种发展方向。”李道亮介绍,目前无人农场大致分为无人大田、无人果园、无人温室、无人牧场和无人渔场五大典型农场。
  不同应用场景下无人农场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大致由基础设施系统、作业装备系统、测控系统和管控云平台系统组成。本质都是实现完全的机器替代人工,完成农场各种生产管理任务。
  比如目前正在广州市南沙区建设的无人渔场,作为一个将现代智能技术与装备应用到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现代化渔场,在完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渔场可自主完成水产养殖全部生产和管理任务。
  说起要在广州南沙建无人渔场的原因,李道亮指出,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连续20多年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但水产养殖装备数字化程度低,实时精准测控技术缺乏,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及高新企业的聚集地,有强大的经济及科技力量做支撑,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潜力。南沙作为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以及广东省主要农业生产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实力雄厚,在这里开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以及无人农场试验示范,有助于信息化技术在全省的推广。
  “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农产品供应地,发展现代化农业对提升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等都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李道亮说。
  据悉,该无人渔场项目初期工程占地100亩左右,计划于国庆前后投入使用。李道亮透露,该项目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将实现清理、放苗、饲养、管理、收获养殖全程无人化,让新一代农民实现快乐高科技养鱼。
□任亚航 董玉

上一篇:全国芒果行情好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