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耐过猪也可能潜伏非瘟危机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8月29日
版次:
10
李金龙认为,只要找对方法,防控非瘟的难度其实低于蓝耳、腹泻等。
南方农村报实习生 李宗林
非瘟常态下,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搭建尤为重要。近日东北农业大学李金龙教授作客农财直播间时提醒,猪场出现无任何征兆突然死亡的情况时,必须立即上报,切忌自行剖检病猪。
防非已经进入新阶段
在如今大部分猪场都获得抗击非瘟经验时,李金龙提醒,要小心“抗非复产”继发症。母猪紧缺,猪场降低引种标准,导致大量背景不清的后备猪入群,育种与高效生产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李金龙指出,猪场想要找到养猪挣钱之道,必须掌握三点关键技术:一是如何防控非瘟;二是如何防控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三是如何防控新生仔猪腹泻。
虽然非瘟病毒的毒力没有减弱,但那种非瘟来袭大面积清场的场景将成为过去式,有认真做生物安全防控的猪场将不再因非瘟而出现大批死猪。非瘟常态化下,大部分猪场已经总结出有效的防控非瘟的经验。
李金龙介绍,目前很多猪场开始有意识的搭建科学严谨的生物安全网,阻断非瘟进入猪场;进行科学精准常态化监测风险评估,超早期发现病猪;配套科学正确的“精准清除技术”,消灭闯入猪场内非瘟病毒与病猪。李金龙强调,如果场内发生非瘟,切忌疯狂淘汰猪,现在防控非瘟已经不是难事。
自行剖检病猪风险极大
想要防控非瘟就必须了解非瘟,李金龙介绍,非瘟病毒不仅不“完美”,还存在诸多缺陷,防控非瘟的难度低于防控蓝耳、伪狂犬、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症。
非瘟病毒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为主,同时非瘟病毒在干热、强酸、强碱等环境下极难存活。进入猪场的人流、车流、物流、猪流、活物是病毒入侵的主要路径,其中车流、物流、人流已经成为目前猪场发病的主要因素。非瘟病毒传播媒介可以是病猪的口鼻分泌物、血液、猪肉、粪便、尿液、饲料、水源、苍蝇等。非瘟防控无小事,要用“擅闯猪场,格杀勿论”的觉悟加强生物防控。
对于病猪的排查,要通过精准科学的方法做到病猪超早期发现,尤其注意“不剖解,信科学”。猪只出现厌食、呕吐,身体发红,发烧以及母猪流产的情况时要抓紧检测,出现无任何征兆突然死亡的情况时,必须立即上报。李金龙提醒,剖检一定会成为传染源传播的帮凶。病猪的一滴血可携带3000个非瘟病毒,剖检的那一刻可能就是猪场非瘟暴发的起点。
经过多年的一线实践工作,李金龙总结防控非瘟的二十七字方针,即“人不碰猪,猪不碰猪,物不碰猪,碰猪不交叉,交叉必发病,碰猪必消毒。”
—— ·问答环节· ——
问:和规模猪场相比,家庭农场防控非瘟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家庭农场防控非瘟的关键就在于合理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首先,控制好物流,保证进场物资不带毒。给猪场配置烘干房、高温消毒柜、熏蒸房……谨慎使用喷雾消毒。其次,保证人员进场不带毒,设立单向流动的洗澡间,配置高档舒服洗澡设备及简易的桑拿房,进入生产区前,换上经过高温消毒的制服。可以考虑建立物资中转站与人员隔离室,专车专人接送人员物资。最后,在距离猪场较远处建立生猪销售平台,严格遵循单向式二级中转出猪模式。
问:猪场病毒检测时经常出现假阳性、假阴性,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
答:科学精准的检测关系到很多方面,核酸提取的仪器、提取的试剂盒、荧光定量反应的PCR仪器、检测人员的操作等等,都直接影响最终结果。想要保证结果准确,就需要在反应体系和提取体系中加入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有部分试剂盒还存在内参标准。此外,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环境评估,降低污染;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内控参照样本检测模式,确保检测结果评定标准保持一致。
问:如果猪场清栏后,空栏多久才能进猪复养?耐过猪是否可以与阴性猪混养?
答:目前精准清除成功的猪场,大多是一边清除一边立刻复养。不存在放置一段时间的说法,只要消毒、洗消、评估正确到位,随时可以复养。
非瘟耐过猪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病毒依然藏在某个免疫器官内,当猪只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再次暴发,所以耐过猪必须及时清除。
李金龙认为,只要找对方法,防控非瘟的难度其实低于蓝耳、腹泻等。
上一篇:
下一篇:
肇庆创新活猪抵押融资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肇庆创新活猪抵押融资机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