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省级专家义诊授课 服务百姓健康需求

2020“名医广东行”大型健康公益活动走进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9月29日版次:06

  山区民众在“家门口”看名医。



  9月26日,2020“名医广东行”健康公益活动走进阳山县,开展专家团队义诊、学术交流,以及面向全县基层医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据悉,此次活动为今年“名医广东行”的首场活动,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农村报社、阳山县卫生健康局、阳山县中医院、阳山县人民医院联合举办。
  此次阳山站活动,义诊现场参与群众300余人,培训基层医生201人。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委员陈陆馗、南方农村报社医疗专刊部总监邓思淼、阳山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副书记庞意棠、阳山县中医院副院长袁智辉、阳山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傅向军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据了解,这已经是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南方农村报社连续第三年开展“名医广东行”健康公益活动,活动主题为“名医下基层 助力健康中国”。今年活动计划开展5场,主要在县域开展专家义诊、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基层骨干师资培训班等活动,推动省级医疗技术下沉基层。
省市名医坐诊,群众就近解决难疾
  当天上午,“名医广东行”阳山站大型义诊在阳山县中医院进行,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陆馗、针推康复科主任周国平、骨伤科主任黄刚、腹部外科主任薛琪等10名专家,联合清远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罗霄、妇科主任刘玉兰、耳鼻喉科主任王丽超、呼吸内科副主任夏清华等5名专家,义诊服务民众。现场参与群众300余人。
  时值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倡导的2020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结合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送医下乡,践行健康扶贫,专家们一一为群众耐心看诊,针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病患等重点人群,给予科学指引和健康处方。义诊现场还设置了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为群众提供刮痧、艾灸等中医理疗。
  根据现阶段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需要,在义诊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对寻诊群众做好体温检测、粤康码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疏通引导群众有序就诊。
  80岁的丘伯是《南方农村报》的老读者,在报纸看到义诊预告后,一早就和亲戚来到现场等候。经向专家咨询,了解到自己排尿困难的问题是前列腺增生,需要行微创手术。“义诊活动很好,让我们这些老人家能够找到专家,知道疾病该怎么治疗。”丘伯表示。
  40岁的吴女士长期伏案工作,不知不觉就患上了颈椎病,许久得不到解决。了解到省级专家来到阳山义诊,她很高兴,准时来到现场找周国平教授问诊。“平时上班忙,根本没时间跑去很远的地方看病,很多问题就一拖再拖。”吴女士感慨,“省里的专家来到这山沟沟里给我们看病,帮我们解决疑难杂症,真是太方便了!也希望能提高我们这的医疗水平。”
  在义诊间隙,针对专科需求,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到阳山县中医院普外科开展教学查房,和当地医生讨论分析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指导术后康复。
  阳山县中医院黄医生认为,对于贫困山区民众,迫切需要的是科学的就医指导。省级专家能够给病人明确诊断,指导下一步的治疗,让民众少走弯路。“能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于我们来说也是学习的过程,受益很大。”
培训基层医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当天上午,“名医广东行”阳山站中医适宜技术基层骨干师资培训班在阳山县人民医院会议室同期举办。来自阳山全县的201名基层医生参加了培训。
  庞意棠副书记发表动员讲话。他表示,为给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助力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阳山卫健局联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农村报社举办本次培训班,将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临床技能,促进健康阳山建设。
  开班仪式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黄刚主任、肾病科聂晓莉主任,分别开展《骨质疏松与老年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中西医诊疗和管理》的专题讲课。
  太平镇沙陂村卫生站40岁的伍医生,卫校毕业后开始当村医,至今20多年了。当天早上6点多就从镇里赶来参加培训。“平时在卫生站接诊比较多的就是痛症。”她指着记录得满满的笔记本告诉记者,两位专家的课她都很感兴趣,像颈椎病,农村老年患者特别多,痛风也是基层常见的。“专家们讲得非常系统,特别是讲了很多中医这一块的知识,真的受益匪浅。”
  伍医生说,以痛风为例,大家都知道要降尿酸,但是怎么用药,有什么中医手段,尿酸降到多少合理,之后怎么巩固治疗,患者日常怎么调理,聂教授讲得非常详细,“回去要好好消化这些知识,肯定对病人有益。”
  会后,主办方为参与培训的学员颁发了学习证书。
  据悉,“名医广东行”公益活动自2018年以来,已先后在全省13个县、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目前累计培训基层医生4200余人次。今年,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增成为广东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将在负责的河源市、江门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5个片区,举办5场中医适宜技术基层骨干师资培训班,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生为培训对象,在基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方便群众就近获得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服务。
课 / 程 / 亮 / 点
痰湿体质易患痛风
  聂晓莉主任在培训班上讲解痛风的课程非常受欢迎,特别是中医药防治痛风这一块,村医们反响热烈。聂晓莉指出,广东人以痰湿体质居多,而这种体质又是痛风的易患人群,日常除了用中药、针灸等手段调理外,她还分享了三款除湿化痰的药膳:
  ①山药冬瓜汤
  山药50克,冬瓜150克放至锅中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可健脾,益气,利湿。
  ②赤豆鲤鱼汤
  将活鲤鱼1尾(约800克)去鳞、鳃、内脏;将红小豆50克、陈皮10克、辣椒6克、草果6克填入鱼腹,放入盆内,加适量料酒、生姜、葱段、胡椒,食盐少许,上笼蒸熟即成。可健脾除湿化痰,用于痰湿体质症见疲乏、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胸闷眩晕者。
  ③陈皮薏米汤
  薏米30克,陈皮5克,煲汤服用。
  统筹 胡念飞 邓思淼
记者 江玲 朱斌 方壮玮
实习生 陈婷莉
摄影摄像 吴秒衡 蓝东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