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保护“水中大熊猫” 20只中国鼋回归自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9月29日版次:11

  2020年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现场放生。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马俊敏)9月26日,2020年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20只“水中大熊猫”——鼋回归大自然。
  鼋又名沙鳖、兰团鱼,多栖息于珠江、澜沧江、瓯江、韩江和闽江各大支流中,近年来因涉水工程建设、水域污染、过度捕捞、无序挖沙等人类活动的破坏而极度濒危。我国目前仅存13只野生鼋,人工繁殖子代幼鼋仅800多只。
  针对鼋自然种群数量急剧衰退的现状,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鼋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从种群及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遗传资源保护方面阐释了鼋的援救计划。
  为恢复鼋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逐步扩大种群,本次共放归20只鼋于高明区的潭黎水库。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这20只鼋体内均被植入了使用寿命长达20年之久的PIT芯片,以监测其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与生长状况,全面了解鼋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活习性与野化适应性情况,评估鼋野化的效果,必要时进行野化适应性的相应援助。
  据悉,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管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佛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分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协办。当天,来自农业农村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佛山市人民政府等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专家学者、联盟代表、热心市民、媒体等百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2020年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现场放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