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家长群”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12月05日
版次:
02
| 网议 |
新闻背景: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近日发布《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试行稿)》,对家长和老师在使用班级微信群时的言行作出规范性约定。约定提出,教师要有强烈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意识,不得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分数)、优劣对比、表扬少数等信息。这一消息发布后登上热搜,受到很多人的关注。(11月28日澎湃新闻)
@熊丙奇:各地教育部门发文规范家长群,有现实必要性。当前,我国中小学都已经规定不得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很显然,这一规定是包含线下和线上在内的,不能线下没有公布成绩,却在家长群里公布。近年来,随着家长群的组建,有的教师就忘记了这一规定,一点击就把成绩、排名在群里发布。这不但侵犯学生的隐私,也加剧家长的攀比和焦虑情绪。
事实上,当家长群每天都被孩子的学习、进步等信息刷屏时,家校关系就发生了异化,家长成为校外的辅导员、作业批改员,家庭教育本应承担的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的职责就难以履行。就家长群而言,它应该成为便于家校沟通信息的工作群,如班主任发布召开家长会的信息,通知家长有关政策规定,除此之外,家长群不应该再发布其他信息,包括交流育儿经验的信息。
@李家成: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且难,有的甚至需要家长代劳完成。中国现有的家庭作业基本是单维度、非互动、非多元的。教师布置作业时很少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作业完成过程中没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家校之间的合作,家长共同学习、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人与社区生活的积极互动更鲜有涉及。
因此,布置作业前,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家长对假期作业的期盼;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作业策划;完成过程中,不仅有教师全程指导,还有亲子互动、社区活动;开学后,由学校、社区一同参与作业评价,让作业体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果。尊师重教是中国文化传统,家校合作在中国有良好的土壤。希望我们继续探索,孕育出家校合作的中国方案。
@王玉初:教育部门的用意看上去很好,但如今的孩子难道脆弱到无法承受自己考试的分数,家长也无法承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排名吗?我不希望教育唯分数论,但公开一下分数与排名,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一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家长不知情,孩子不自知或自我感觉良好,那是种危险的状态,极有可能带来松懈与颓废。家长群应该容得下报喜与报忧,也应宽容老师的表扬与的批评,用不着过度敏感。一个家长群,几十位家长,会有不同的声音,也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只要定好一些基本的规矩之后,它就是一个互相交流、进步的小家。
上一篇:
让南药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剂良方
下一篇:
世界土壤日的由来及其意义
上一篇:
让南药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剂良方
下一篇:
世界土壤日的由来及其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