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云浮打造中国中药产业新高地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2月05日版次:04

  龙湾镇200多亩金丝皇菊迎来采摘期。

  云城区前锋镇崖楼村村民刘天明在展示刚挖的百部。

  罗定市罗镜镇引进企业建设南药种植基地,打造省内天然香料重要产区。

  位于罗定市榃滨镇的肉桂展示馆内,成列着各种肉桂。

  云浮素有“南药之乡”“中国肉桂之乡”“中药炮制之乡”的美称,禅宗六祖慧能出生和圆寂于此,是中国古今禅意圣城第一地。云雾山下,西江涛涛,自唐设郡,祥云浮兮。
  作为西江流域上的璀璨明珠,云浮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当地有164科670余种,包括肉桂、首乌、巴戟天、牛大力等道地品种,是国家首批、广东首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
  当下,云浮市正朝“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奋进,南药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点,发展正当其时。
 抢 抓 机 遇 高位推动,盘活生态资源
  广东早在2006年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任务,相继出台《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今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广东中医药转入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的轨道。7月,全省中医药大会召开,强调要切实增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加快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
  云浮市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初冬正是广藿香育苗时节,在云浮罗定市龙湾镇大石村的广藿香育苗基地,村民们正分散作业,松土、培株、培土、施肥等,一人一天可培育4000—5000株广藿香苗。
  不久前,该镇200多亩金丝皇菊迎来采摘期。这些金丝皇菊预计今年总产值超120万元,成为龙湾镇多彩经济带上的一幅金色画卷。
  “龙湾人民历来就有分散种植南药的习惯,南药文化底蕴较浓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龙湾镇委书记梁英艺说,当地生态资源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好政策助力。龙湾镇借云浮市建设广东省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的契机,围绕建设“万亩南药,十里长廊”总目标,建设龙湾镇万亩南药种植示范基地,将南药产业打造成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9年,龙湾镇南药主导产业收入9971万元,全镇南药种植面积达4.36万亩,参与农户2万多人。
  龙湾镇南药产业发展,是云浮市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浮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南药产业为核心,把生物医药产业列入全市“七大特色产业集群”中,把“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基地”作为重要工程。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医药局,出台《云浮市促进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扶持建设10个南药特色镇和100个南药专业村,促进“南药+农业+工业+互联网+科技教育+医养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到2022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为500亿元产业。
  2019年,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医药局等部门支持下,云浮市成功举办了全国“一村一品”交流活动暨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现场推进会、首届广东南药产业大会。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云浮有2个镇1个村位列其中,分别是罗定市榃滨镇(肉桂)和罗定市龙湾镇棠棣村(南药)。
  目前,云浮全市南药种植面积达115万亩,开展订单种植80余万亩,带动农户20多万户;肉桂种植面积达86万亩,形成沿西江流域的百里产业带。此外,种植面积超万亩的品种有10个,已建南药种植示范基地155个、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6个。日前,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中医药局联合公布的首批26家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名单中,7家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分布在云浮市,云浮市占了近三成名额,是省内最多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的地市。
 富 民 兴 村 三产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靠着屋前屋后这一片肉桂树,我家全年收入2万多元,成功脱贫了。”榃滨镇永坑村村民胡静誉说,今年自己在原有5000棵肉桂基础上,继续新种2000棵桂苗,长势良好。在罗定市榃滨镇,肉桂不愁销路。至去年底,榃滨桂皮市场价最高达960元/百斤。
  在云城区前锋镇崖楼村,村民刘天明眼下正准备请人开挖百部等南药。2016年,在广东银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银田”)带动下,他流转了30多亩荒地,开垦种南药。“已收了10多万元,全部卖完后,大概收入有20万元左右。”刘天明说。
  除了自家种植南药外,崖楼村不少村民以每亩800元左右的价格把地租给广东银田,自己也被雇佣参与公司的南药种植,“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在自家地里就能打工赚钱。”刘天明表示,随着当地南药产业的发展,村民的收入会越来越高。
  推广南药种植只是第一步,为实现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村民收入最大化,云浮各地积极延伸南药产业链,大力促进生物医药三产融合发展,通过“中医药+生态旅游”“中医药+休闲养生”“中医药+健康饮食”等多种产业模式推动中医药与文化、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目前,云浮正着力打造云城云安南药健康养生、罗定郁南百里肉桂观光体验、新兴县南药禅医文化生态等南药健康旅游产品线路。在新兴县,悦天下生态旅游度假区健康养生中心、天露山旅游度假区南药资源保护与康体健康应用体验养生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在云城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打造“南药养生健康之旅”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是广东省首条以“南药养生”命名的旅游线路;在罗定市,肉桂风情小镇、肉桂主题公园、肉桂博览馆等旅游景点建设顺利推进,中国肉桂精品旅游线路呼之欲出。
  南药已成为云浮富民兴村的主导产业。南药与云浮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南药已成为云浮乡村产业振兴的靓丽“名片”。
 筑 巢 引 凤 企业助力,项目落地生根
  “产业发展好不好,我们说了不算,还要在市场中经得住考验,能不能吸引到大企业入驻,会不会形成产业集聚。”云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云浮市抓住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契机,大力创建“1+2+10”国家、省、市三级南药产业园,着力推动南药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吸引了广药集团、华润三九、香港衍生、中智药业、哈福科技等省内外知名药企进驻集聚,“小链条、大园区”已具规模。
  今年9月,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的衍生健康医药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园投产。该项目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文旅、康养为一体,将进一步带动云浮生物医药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
  “云浮距离珠三角最近,高速公路、高铁、水运与珠三角无缝对接,丰富的南药资源为产品生产提供药材资源,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等院校为项目提供人才支撑,粤电云河发电厂热电联供,生产能耗至少降低40%,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衍生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彭少衍表示,云浮还有温泉产业,具备发展高端健康旅游文化产业的条件。
  在前锋镇,广东银田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九医药”)共建的岭南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每年繁育优质种苗1000万株以上,辐射周边基地种植中药材2万亩以上。
  “我们在云浮共有三个中药材基地。”华润三九研发中心药材资源一级工程师谢文波说,基于云浮野生中药材资源分布较多,天然条件优良,所以公司选择在这里进行种苗繁育和种植。同时,他表示,云浮市出台的各项政策也给予了企业巨大支持,“如广东银田等我们的合作方,能参与到‘一村一品’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项目之中,对我们双方来说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广东颂春南药产业园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颂春南药”)则是根据云浮市“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发展战略创办的现代特色南药企业。颂春南药计划总投资2亿元以上,前期主要开展经营南药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销售和中药材收购、批发及种苗培育等项目业务;后续将逐步开展南药为主题的农产品研发、检测、推广、生产销售等经营业务。
  2018年,云城区以颂春南药作为牵头实施主体,成功申报省级南药产业园。2019年2月,颂春南药与国家级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颂春南药已纳入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平台,为云浮南药产品销售开辟全国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2019年8月,颂春南药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同创建“云浮市南药研究院”,建立南药开发研究及检测中心,为云浮市南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云浮全市南药产值超百亿元,在建在谈南药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额超200亿元,“小药材、大产业”已露头角。
□南方农村报记者 程胜涛 杜金亮 伍思懿 通讯员 曾锦辉 曾伟明 张英达
  位于罗定市榃滨镇的肉桂展示馆内,成列着各种肉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