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垫缴公积金”诈骗手段 让农民背上糊涂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2月05日版次:12
  最近,四川眉山市警方破获“垫缴公积金”新型金融犯罪案件。据悉,此案诈骗银行贷款超过12亿元,涉及多家银行和6000多个农民。
“帮缴”公积金,农民欠几十万
  不久前,重庆籍50岁农民陈小菊来到眉山市公积金中心,要求提取公积金。然而离奇的是,她无法提供必要手续,对自己的公积金账号、单位名称,也是一问三不知。
  工作人员发现,这段时间,有许多外地人前来提取公积金,他们都是不久前集中补缴的,然后又集中提现。公积金中心报警后,眉山警方迅速介入,四川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据查,陈小菊在外务工时,一名陌生男子鼓吹可“帮她缴纳公积金”,还可帮她办贷款“不用还”。之后,该男子操作一公司账号为她缴纳公积金,并在手机上以她的身份信息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20多万元。但陈小菊只拿到2万多元,其余被男子转走。
  “白捡”2万多元,陈小菊很高兴,即使贷款逾期,她也无动于衷。直到后来,她想起自己还有公积金,缴纳地点在眉山,前来取现时,才东窗事发。
  “在这一新型金融诈骗案件中,涉及最多的是来自偏远地区、没有偿还能力的农民。”眉山市公安局高新区(甘眉园区)分局案件主办侦查员周峰说。
  住房公积金是在职职工的长期住房储蓄,这些犯罪团伙是怎样将农民“包装”成公司职员,为其缴纳公积金的呢?
  据悉,这些犯罪团伙非法侵入多地公积金系统,盗取数十家公司账号,更改就职员工信息,为农民垫缴公积金。犯罪团伙又操控农民身份信息,向银行申请线上贷款,使原本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农民,成银行眼中有单位、有收入的客户。
  截至目前,专案组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19人。“这种新型犯罪还有发展升级的势头。”专案组组长、眉山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正祥说,犯罪团伙被打掉时,已经开始瞄上企业税贷,即买下要倒闭的企业,变更法人为农民,再利用增值税缴纳记录等进行贷款,一个企业能贷款300万至500万元,为害更甚。
金融“防风险”多环节需加强
  目前,几个团伙的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归案,并移交检察机关,但损失却难以追回。
  四川某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去年10月,该行接到500多人此类贷款申请,贷出去1.03亿元。风控发现问题后,紧急冻结资金,但也只挽回2000多万元。而这些贷款人的电话很快就换了,催收找不到人。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邱静说,针对缺乏金融常识的高风险人群借贷,应加强借贷时的风险提示,提高其防范意识。贷款转出时,应予以贷款用途、还款义务等提示。
  另外,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意识、防护能力还需提高。业界人士表示,当前网络攻击呈现增多趋势,机关事业单位要重视相关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要强化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三同步”原则,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据新华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