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癌症早知道 健康早准备

广医肿瘤医院走进广大附中开展肿瘤科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2月31日版次:11
  孩子们获赠《防AI科普36记》健康科普手册。
  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 魏彤

  12月28日下午,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分会、广东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主办的“早学防癌科普 争做健康使者”肿瘤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向同学们普及科学防癌理念与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癌防控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助力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卫,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冬等出席活动。
学生争做“健康使者”
  活动现场首播了由黄中副主任医师主创的《1分钟讲“肿瘤”》科普动画短片,还播放了郑荣辉主任团队主创的《癌的前世今生》《“广东瘤”粤知粤健康》科普动漫视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爱有趣的画面,介绍了癌症的本质及特点,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
  除了科普视频,广医肿瘤医院还为同学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现场举行了《防AI科普36记》健康科普手册赠书仪式,并开展一系列趣味科普线上问答,以及发放防癌知识小书签,还将健康36记拼拼乐及健康手牌玩具作为奖品赠与同学们,激发学生学习防癌知识的热情,寓增长知识于娱乐之中,同时拓宽了大家的视野,让大家知晓癌症的早期症状、注重健康体检与癌症筛查。
  “防癌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重视,家长会为孩子讲解,社会媒体也在进行科普传播,但如果医院的专家和学者能亲自走入校园,来到学生身边传授防癌知识,科普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卫表示,这种直接的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科普知识的熏陶,意识到防癌知识科普的重要性,更有动力争做“健康使者”。
防癌从青少年开始行动
  防癌需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行动。癌症的形成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可能经历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很多人在青少年阶段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
  广医肿瘤医院副院长陈冬平表示,“健康知识普及与癌症防治,是健康中国行动的核心内容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让防癌知识普及到校园,让青少年掌握正确、科学的防癌知识尤为重要。我想教给同学们一个四个字口诀,就是‘均、有、平、合’,即坚持均衡营养、常做有氧运动、保持平衡心态、合理作息,这不仅是防癌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
  广东省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广医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郑荣辉指出,目前青少年癌症的总体发病率较低,若是青少年时期摄入过多的高糖、高热量食物,造成过度肥胖且不运动,会大大增加中老年时期癌症的发病率,“只有知晓防癌科普常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将癌症拒之千里,有效实现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
  据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于2019年建立了鼻咽癌防治科技教育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校园、进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向社会传递防癌知识与健康生活理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