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6版: 农村财富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吴俊松:冷门作物成就创业致富梦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3月23日
版次:
06
吴俊松种植出的葛根,个头大、产量高、品质优。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子煜
葛根,也叫粉葛。其味甘凉可口,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常见于广东、广西等地。近年,在广东出现了这样一位90后创业者——广东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俊松,他独具慧眼大力发展起葛根种植,不仅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实现了创业梦想,更带动广大村民走上致富路。
创新方式提效益
90年的吴俊松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起初,他想用专业知识创业赚钱,种过水稻、红薯等农作物,但都没成功。直到2015年,吴俊松看中了一种冷门农作物——葛根,才开启了崭新的事业。
“葛根有种植门槛,农民没有那么容易跟风,就算有资本介入,一般也看不上这个小单品。”吴俊松说,葛根一般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都偏低,这是葛根这项生意比较冷门的原因之一。
为解决该难题,吴俊松参照红薯收割机原理,设计了一种加装在拖拉机后面专门挖葛根的机械,将效率提升到人工的60倍。研制新机械对吴俊松来说只是小试身手,吴俊松还在提高葛根良品率方面下起了功夫。
“两头尖中间肥的葛根品相最好,仅品相的区别中间就能相差2元一斤。”吴俊松说,通过改良种植方法,现在葛根良品率能达到7、8成,把葛根切块、包装后卖到广东的连锁超市,零售价最高能达10元一斤。
吴俊松会种葛根在村里传开后,很多人都想跟他种,很快吴俊松就接到了30个村子的订单。2017年初,吴俊松2个月时间就签订下700多万元订单,这让吴俊松整个团队都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改良品种育商机
葛根通常在每年3月清明后播种,一般在11-12月采收淀粉含量最高。但是扎堆上市也导致价格不稳。
“找到一种更耐寒的早熟葛根,实现错峰上市不就实现了价格优势?”说干就干,吴俊松前往湖北、重庆等地考察耐寒性的品种,但得到回应是具有耐寒性的葛根亩产却不高。不愿服输吴俊松想到一个思路——找一个根茎比较发达的品种是不是能提高它的亩产呢?
为进一步提升葛根的经济效益,吴俊松利用母校华南农业大学的技术帮助,开发出了一种可在10摄氏度种植的葛根。这种葛根可在12月的湛江播种,早3个月成熟。2019年7月,吴俊松的早熟品种一经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联农带农促增收
事业发展了,吴俊松不忘回馈社会,他的企业主动担起助力家乡发展、带领乡亲致富、守护农田供需两头的重任。
“我不敢说可以带村民们致富,但最起码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吴俊松坚定地说。对于助农增收,吴俊松觉得政府有政府的角色,但市场能从根本上带动增收,让助农增收做得更有意义。
2019年,吴俊松公司获得广东省“领头雁”精准扶贫重点项目培育计划立项资格,结合立项要求帮扶了湛江徐闻墩尾村、清远英德双寨村88户相对困难群众。
如今,吴俊松搭建起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葛根全产业链,不仅实现了葛根的集约化、机械化种植,还首创葛根脆片、葛根杯茶等深加工产品。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已累计带动农户1018人,累计帮扶30个村,总社会效益3250万,人均年增收1.2万元。
“以葛为桥守护农田供需方。”吴俊松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探索葛根产业发展之道,向着“兴一项产业、富一方农户”的目标不断前行。
吴俊松种植出的葛根,个头大、产量高、品质优。
上一篇:
下一篇:
武鸣最高10万元奖励沃柑采购
上一篇:
下一篇:
武鸣最高10万元奖励沃柑采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