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蔬菜“国际港”:这就是通海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3月25日版次:08

  通海连片蔬菜种植基地。

  南方农村报记者 魏耸

  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南,是知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海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4.53万亩(含复种),总产量13.42亿公斤,产值19.83亿元,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产值达8.6亿元,拉动就业1.6万人。每年从通海运出的蔬菜销往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34个国家和地区。
精耕细作,大力推广绿色种植
  杞麓湖被称为通海的“母亲湖”,在湖积平原上,平整连片的蔬菜地一望无际。“通海发展蔬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虽然我们的人均耕地不足0.7亩,但是一年可以种三茬甚至四茬蔬菜。”通海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办工作人员刘天成介绍,通海从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前已成为云南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县。
  2019年,通海县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刘天成认为,成功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具有里程碑意义,通海蔬菜产业在冷链物流、绿色防控、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力争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据了解,通海县已投入资金255万元,在杞麓湖径流区布控粘虫板50万片、诱捕器6000台,实现蔬菜种植区绿色防控全覆盖,确保农药使用减量增效。目前,通海县共计完成绿色食品产地检测3.19万亩;获绿色食品认证共19个,认证面积和产品还在不断增加。
  在每家菜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安装好的沼液罐。2020年8月,通海县依托云南福慧科技有限公司启动沼液精准施用项目。在通海,每天产生的蔬菜废弃物可达1000吨,福慧科技公司每年可处理60万吨蔬菜废弃物。该公司将回收的蔬菜废弃物发酵后,将沼液免费运送至田间地头的沼液罐内,农户拧开阀门即可给蔬菜施用,每亩田种植一茬蔬菜可节省约110元的化肥费用。在杞麓湖南岸片区一万多亩的农田里,已安置了5000多个沼液罐,规整有序地排列着。
冷储加工,销路越来越广阔
  “通海的蔬菜采收后,全部要进入冷库进行预冷,然后再加工、包装,销往外地。”通海蔬菜协会秘书长牟贵云解释说,“如果不经过冷库的话,蔬菜装上车后,可能不到一天就开始腐烂。而冷储后,蔬菜里面的热气散出,表面携带的水分也散发,并且温度保持在0度左右,运出后放三天甚至一周都没事的。”
  通海蔬菜快进快出冷库,从采收到预冷、加工、包装、运输,一般不超过24小时。目前,通海县共有冷库近百座,每天可加工1万多吨蔬菜。强大的冷储加工能力,让通海蔬菜实现标准化分级,让销路更广阔。
  牟贵云介绍,“10多年前,我们的冷储加工在冬季的时候基本是休整状态,主要是夏季供应沿海城市。随着东北市场的开发,我们的蔬菜在冬季也有着旺盛的需求。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大批蔬菜往外销售,基本上全年无休。”
  除了卖到国内各地批发市场,通海蔬菜还以各种方式抵达人们的餐桌。“我们主动求变,去掉批发环节,与当地的生鲜电商合作解决市民买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介绍,除了线下直供北京华联超市外,在线上高原公司与百果园、叮咚买菜等终端配送企业签订了供货协议,客户下单即可实现无接触配送到家,减少了中间环节,也降低了损耗。
全年出口,按需分级发货
  2019年通海县农产品出口额达15.34亿美元,约占云南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三分之一。除了销往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还出口到34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每年出口蔬菜3万多吨,以泰国市场为主。每年4月到11月,泰国本地蔬菜较少,这段时间就是蔬菜出口旺季。”云南环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祥萍介绍,“每个国家对蔬菜的喜好不同,比如以西兰花为例,越南要求的个头就比泰国的要稍大一点。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蔬菜进行分级并发货。”
  据介绍,2018年环泰公司曾到韩国考察蔬菜精深加工产品,发现蔬菜速冻产品很有市场。经过2年多的筹备,目前公司的两条精深加工线已经基本完工,预计4月份就可投入使用。孔祥萍说到,“我们的产品种类比较多,可以把香笋、辣椒、大蒜、土豆、胡萝卜等都做成速冻产品,现在韩国市场需求量很大。”
  作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也正在扩建一批蔬菜加工车间。该公司销售的蔬菜约7成出口到国外,拳头产品萝卜丝一年出口额就达800万美元。公司董事长杨卫说,“萝卜一公斤最多卖6角钱,经过十几个加工环节以后,最少能值3元。”据了解,通海出口的萝卜丝在日本市场的占有份额达30%左右,在韩国市场的占有份额达70%左右,而在中国台湾市场占有份额则达90%以上。
  2019年7月,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萝卜丝和甘蓝等蔬菜,第一次通过铁路运往深圳,再通过海港码头运往国外。“从‘棉被车’到专业的公路冷链,再到尝试铁路冷链,运输方式越来越先进、便捷,通海这个‘大菜园’的菜一定能走得更远。”杨卫说。
  目前通海蔬菜已形成“冬春销全国,夏秋销沿海,全年有出口”的格局。不沿边不靠海的通海县,已发展成为农产品出口高地,成为大山里的蔬菜“国际港”。
  通海连片蔬菜种植基地。

下一篇: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