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7版: 农村财富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廉江“明前茶”上市品质高于往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4月03日
版次:
07
廉江梯田式茶园层层叠翠,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李锐 摄
摘取春天枝头最嫩的牙尖,因为数量稀少且口味清淡,坊间一直有着“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清明节将至,廉江市长山镇谷邦初心茶基地春茶正式开采。十几名身穿民族服装的采茶姑娘,背着竹篓穿行在茶林中,边唱歌边采茶。山脚下的茶厂机器轰鸣,正开足马力加工今年第一批“明前茶”。
“由于干旱少雨,今年春茶产量不高,但茶叶品质比往年更胜一筹,最高可以卖到400元一斤。”长山镇谷邦村党总支书记廖明纪介绍。
品牌赋能推动产业发展
廉江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群峰连绵,江水清冽,是发展台茶的黄金宝地。以长山镇为代表的廉江茶产业,历经多年发展,成长为年产值近7.5亿元的特色农产业。
长山镇谷邦村初心茶原是2002年开山种植的固本强基茶。初心茶基地主要种植紫鹃茶和金萱茶两大品种,主打“拳头产品”乌龙茶,在去年扩种的基础上,茶叶种植面积达170亩,今年春茶茶青采摘量预计3000斤。
一直以来,初心茶以线下订单销售为主,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拓宽销售市场成为廖明纪近期工作的重心。“接下来我们将按品质不同,开拓低、中、高端三个市场。”廖明纪说。
“新商标长山‘客家一号’品牌正式启用,接下来,基地将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强规范化管理,生产优质生态茶叶,致力提高当地村民经济收入。”谈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廖明纪信心满满。
据悉,长山镇是廉江茶叶种植的核心区之一,在产业带动下,当地人参与到种植、采摘、生产、加工等环节,8000多人靠茶吃饭。近年来,廉江确立三区“种茶奔康”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布局“一心两核两园七基地”的茶叶产业园。
目前,廉江茶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有广东省名牌产品7个、国家有机食品13个、绿色食品3个、茶业发明专利3个。其中,多家茶企业曾多次获得全国、广东省名优茶金奖,多家企业多次获得“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廉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廉江将以创建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培育“茶罐子”工程,擦亮“廉字号”品牌,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园高质量建设,打造百亿茶叶产业规模。到2021年,预计廉江产业园茶叶产值可达到2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带动12万农户从事茶叶种植,产业园内从事茶叶产业的农民年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3万元。
创新模式激活集体经济
“一亩茶,彩电加音响;二亩茶,摩托骑‘五羊’;十亩茶,住上小楼房,生活奔小康。”一首别具特色的“种茶歌”是长山镇近年发展茶叶产业,带动群众奔康致富的缩影。
常年在基地工作的采茶工英姐是大径口村人,她对能在“家门口”就业感到十分满意。“在基地工作一天能挣100元,一年收入近2万元,不用出外面打工又有钱生活。”
据了解,初心茶基地可创造就业岗位超过50个,每天在茶园采茶的固定员工有10多人,预计整个采茶季产值能达到十几万元。“我们还将每年利润的30%作为脱困户的分红,一年下来,脱困户在基地可增加1万多元收入,确保他们脱贫不返贫。”廖明纪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初心茶基地还创新发展模式,推出“私家茶园”定制,可供顾客游玩采摘茶叶,目前已有多个单位认购。廖明纪介绍,认购期间,他们负责培育管理,并免费在私家茶园区域竖立冠名标志牌,认购者还可免费携亲友到基地观光,彰显茶园主身份。
闲走基地,几名工人正在建造拱桥和宣誓广场。山脚下120亩原生态森林公园“意园”绿树葱郁,鸟儿鸣翠,水车潺潺,木屋墙头的花儿在凉风中摇曳生姿,清幽静谧间暗藏春色。据悉,今年春节期间,来基地的自驾游火爆,车流高峰期排了1公里长的车队。
“20多年来,茶叶的发展彻底改变了长山镇原来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产业支柱的局面。下一步,我们将把茶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融入文化与旅游,造福长山镇千家万户,实现产业振兴、社会安康。”长山镇委书记郑基雄介绍。
□张思燕
廉江梯田式茶园层层叠翠,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李锐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场需求加大 香蕉行情稳中有涨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场需求加大 香蕉行情稳中有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