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专题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供给侧发力龙门年桔复兴正当时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4月03日
版次:
09
扫一扫,查看更多柑桔资讯
中国年桔之乡——龙门,高峰期,年桔种植面积近20万亩,产量逾20万吨,占全国年桔产量的80%。龙门年桔蜚声海内外。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东,光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山地及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7%,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年桔生产条件。
据《龙门县志》记载,龙门栽培年桔已有近千年历史。龙门年桔上市正值春节,故得名“年桔”,也叫“大桔”(大吉)。该县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或生儿育女,年长者都会赠之以一对桔子和一包利是,以示祝福。除夕,人们用一双桔子放在床头、桌面,有“大吉大利、吉到运到”的寓意,是应节必备果品。
年桔在该县各乡镇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龙华、麻榨、永汉、龙江、龙田、龙潭和蓝田等乡镇。1989年调查统计,龙门全县百年以上的老桔树有200余株。2007年9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龙门县为“中国年桔之乡”。2007年11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门年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当前,龙门当地正通过多方发力,全面推动龙门年桔在种植端、加工端、销售端提质增效,让龙门年桔实现优质优价,产业面貌焕然一新。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钟敏婷 张子煜
防控黄龙病
多措并举巩固种植端
十年前柑橘黄龙病爆发,龙门县大部分果农因失收遭遇困境,想种柑橘而不得,纷纷改种其他作物,全县年桔种植面积一度骤减,令人心痛。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2014年龙门县水果办设立“柑橘黄龙病防控攻关项目”,在龙门县龙田镇石头村建立50亩示范场。示范场以年桔为主,结合当下黄龙病防控方法,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目标是将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通过示范场带动年桔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先控“黄龙”,使用脱毒苗是防控黄龙病的根本手段之一。为了能够持续给果农提供脱毒苗木,龙门县水果办建立了两个脱毒苗木繁育场,两年来每年平均供应60万株,并设有苗木购买补贴,原价8元/株的脱毒苗,县政府补贴6元/株,果农仅需支付2元/株的费用。提供补贴以后,有效避免了果农贪便宜购买不规范的苗木。
示范场四周种有高耸的桉树,绕着桉树围有高高的防虫网。龙门县水果办主任、高级农艺师黄荣生介绍,防虫网有5米高,而木虱的飞行高度不超过2.5米,高度足够切断木虱迁移的途径。接下来逐渐将桉树换成沙树,较密的枝叶可以起到遮挡木虱的效果,以后将无需围网遮拦。
“除了种植脱毒苗木和围防虫网,使用雾化机喷杀木虱、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也十分重要。”黄荣生介绍,雾化机价格约为2000元/台,一天喷施农药的面积约50亩;水肥一体化管理可以让肥料营养直达根系,实现省水、省肥、省工、高效的目的,当前龙门县全县正在大力推广使用。
紧抓黄龙病传播途径进行防控,示范场这批年桔种下三年无黄龙病,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农业农村部、广东省农业厅相关人员、柑橘行业人士曾多次到示范园参观。示范场取得的重要成效,给予想种又不敢种的果农很大信心。龙门县绿盛柑桔合作社作为牵头合作社,带动大约30个果园按照龙门县水果办防控黄龙病措施标准进行新种和复种,新发展起龙门年桔面积大约为3600亩。
此外,龙门县还大力推广先进的水肥一体化及生草法生态管理等新技术,降低果场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龙门年桔实现稳产量、高质量发展。2018年底龙门年桔面积已扩大到8.2万亩,2019年种植面积达8.25万亩,2020年达8.35万亩,龙门年桔产业逐渐复兴。
“互联网+”赋能
线上线下拓展销售端
味美、丰产的龙门年桔是不少人办喜事时要讨的好彩头,也是当地果农的“心头好”,更是大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龙门年桔产销两旺,果农种植积极性提高。为进一步有效拉动龙门年桔市场需求,提升果农卖果效益,龙门县委、县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强有力措施拓宽销售渠道,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对采购商、加工企业、电商企业均给予财政补贴,助力产销双方高效对接,探索摆脱农产品销售路径单一的局面。
线下出台针对大采购商的奖补政策,线上短视频推介、直播卖货、对接电商销售。龙门县委、县政府勇于创新,多措并举,联合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秘书处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启动龙门年桔直播促销活动,通过产地直供、线上直销。“互联网+”的助农助销模式,进一步拓宽龙门年桔销售渠道。龙门县副县长罗光少更是多次出镜,当起了龙门年桔的推介主播,为广大农户“带货”。不仅如此,龙门县还通过抖音、京东、淘宝等销售平台,将龙门年桔的销售市场拓展到珠三角周边城市,辐射到我国东北以及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
拓宽销路的同时,当地也非常重视品牌打造和品质保证。龙门年桔先后获得“中国年桔之乡”“中国柑桔二十强县”等称号,打造起“南昆山”“岁岁红”“桔祥桔意”等品牌,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成功入选2019年“粤字号”县域区域公用品牌百强……龙门年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的底气也更足了。
传承技艺提升加工端
古法制陈桔
看惯了色泽金黄的年桔,不知龙门年桔还有另一副面孔。拿起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陈桔掰开,桔香扑鼻,褐色的果肉比果皮的颜色要略显新鲜,将其放入茶壶内,加入少许普洱熟茶,倒上煮沸的龙门山泉水,一股清香弥漫开来,喝上一口,更觉口舌顺畅、神清气爽。
陈桔是年桔经过31天周期,通过煎、烘、晒、发酵等“古法”工艺制成的。龙门县非凡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门陈桔研发者蔡瑞锦介绍,年桔鲜果制作成陈桔,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打开销售渠道,还能提升龙门年桔的附加值。
寻访中医专家,查阅中国医药经典。受江门新会陈皮产业启发,蔡瑞锦为龙门年桔滞销寻找破局之策。
蔡瑞锦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新增加厂房1000平方米、冷藏仓库400立方米,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展石硖龙眼、年桔等农产品生产、销售及深加工的研究与应用。在研发的过程中,年桔一堆堆地被倒掉。
在多次的尝试后,在倒掉近八万斤年桔的试验基础上,蔡瑞锦研制出了陈桔。与新鲜年桔相比,陈桔个头变小,颜色由橙转黑,泡出的茶多了几分清香。
“陈桔不仅可以泡茶,还能生吃,理气止咳,利肺化痰。”蔡瑞锦说,10斤的新鲜年桔要经过煎、烘、晒、发酵等“像制药一样的”工艺,经过31天才能制成一斤陈桔。疫情期间,这份新产品——1罐400克的龙门年桔卖出了近6000份,尤其受到教师和医护人员的好评。
目前,龙门陈桔已经销售到全国十个省份,受到市场欢迎。龙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门陈桔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而且愈陈愈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升值,这在新会陈皮产业上已经有成功实践。”
扫一扫,查看更多柑桔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