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6名肉牛养殖户获217万元授信

全省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贷款落地肇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4月03日版次:12

  带数字项圈的黑牛。 新华社图片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郑展能)从猪到牛,动物活体抵押贷款产品创新“马不停蹄”。
  继去年首创发放广东省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推动金融抵质押物创新突破后,肇庆市再次成为首吃螃蟹者,试水“肉牛活体抵押+保险增信+银行授信”金融支农模式,推出全省首个“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产品。
  3月25日,在广东怀集农商银行举办的“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产品发布暨乡村振兴融资对接会上,凭借肉牛活体抵押,6名肉牛养殖户从该行获得了合计217万元的贷款授信。继活猪之后,活牛也能抵押借贷。
肉牛养殖资金供给不足
  据悉,怀集县山多田少,拥有肉牛养殖的技术积累和自然条件,肉牛产业是当地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肉牛市场售价的上涨,肉牛的养殖成本也有所提高,“但没有有效的抵押物,养殖很难从银行贷款,资金紧,扩大经营并不容易。”谈起融资难,在怀集县永固镇经营牛场的龙先生十分无力,如何增加肉牛养殖业的资金供给,成为了当地金融业、尤其是涉农金融机构的关注焦点。
创新抵押突破融资难点
  基于这一基础,“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产品应运而生。据悉,在广东银保监局的支持下,肇庆银保监分局对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的要求,抓住牛、羊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地方特色险落地的契机,总结此前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的经验,指导怀集农商银行、人保财险肇庆分公司围绕肉牛养殖户的金融需求,及时创新推出了“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产品。
  按照条款,该产品主要面向从事肉牛养殖的农户、养殖企业等经营主体,银行与企业将活体肉牛确定为抵押物,通过政府部门的动产登记业务系统办理抵押登记,再将政策性肉牛保险作为融资增信手段,有效破解了肉牛养殖户抵押不足、贷款额度难以支持扩大养殖的瓶颈,为肉牛产业发展和稳产保供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
  “如今有了这个肉牛活体抵押贷款,真的帮了养殖户一个大忙啊。”借助这一新型金融支农产品,龙先生从怀集农商银行获得了100万的“肉牛活体抵押贷款”授信,期限达3年,顺利解决了肉牛养殖的资金难题。
  肇庆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分局将继续靠前指导,积极配合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以及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推动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产品在辖区有效复制推广,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传递好金融扶贫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交接棒”,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肇庆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带数字项圈的黑牛。                 新华社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