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猪场雨季防非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5月08日版次:10
  雨季来临,猪场处于高湿环境,消毒效果大幅度降低,非洲猪瘟病毒防控难度加大。近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猪病组专家编写了《雨季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建议,养殖场户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防控力度。主要做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 做好防雨排涝准备
  1.在猪场外可挖隔离防疫沟,保证积水及时排出;适当加高场外挡水设施,防止场外雨水流入。
  2.检查疏通场内排水系统,清理杂物,必要时加深加宽排水沟。
  3.在地势低洼区域放置挡水板和沙袋,或做好引流,防止积水。
  4.检查场内门窗是否完好,注意饲料仓库门窗及料罐密封性。
  5.硬化猪场内和销售区等高风险区域地面。
  6.制定停电、停水、洪涝等应急预案。
  7.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启动应急措施。
  8.存在洪水威胁的猪场做好防水墙,准备应急转移猪只的空场。
 二 防止饮水污染
  1.猪场宜使用深井水和自来水,避免使用地表水和浅井水。
  2.避免使用建在低洼处的水井,加高井口高度并加盖,防止雨水倒灌,污染井水。
  3.增加猪只饮水消毒措施。
 三 强化卫生消毒
  1.雨天消毒可加大消毒药使用浓度。
  2.可在消毒池或消毒盆上搭建遮雨棚,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度。
  3.雨后及时对场外环境和道路进行消毒,对场内环境和道路进行排水、清扫和消毒。
  4.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5.所有进入猪场车辆,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和烘干,确保车辆表面温度达60℃,烘干30分钟以上。
 四 强化猪群防疫
  1.猪场应增加对环境样本的监测频率,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淘汰异常猪只,快速排除隐患。发现疫情立即按报告并防止扩散。
  2.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等病毒性疫病的疫苗免疫和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细菌性疫病的防治。
  3.及时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确保达到群体免疫效果,及时淘汰不健康猪只。
 五 强化饲养管理
  1.科学设置饲养密度,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减少猪只应激反应。
  2.加强对饲料储存场所的日常巡查,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必要时可使用放置生石灰等方法降低仓库湿度或减少饲料存量。
  3.检查水线、用电设备等是否正常。
 六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1.雨季降低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频率,尽量不出场、不进场,减少与外界车辆、人员、物品接触,降低病毒传入猪场的风险。
  2.减少雨天场区内的生产操作,避免人员串舍和用具交叉,尽量不出售猪只,也不引种,特殊需要时需对运输车辆进行适当密封。
  3.雨后应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
  4.加大养殖场外围巡查,对雨水腐蚀和损坏的墙体及时修复,防止鼠类进入。
  5.雨后做好人员和猪只通道地面的清理和消毒,检查栏舍、仓库等地面是否有渗漏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七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及时对病死猪及其排泄物以及受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雨水冲刷导致病原微生物扩散和传播。雨季不宜采用深埋方式掩埋病死猪。 □新牧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