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陈厚彬:广东荔枝品质优

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5月18日版次:03

  陈厚彬教授表示,广东荔枝优质比例处于全国前列。 谢进扬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地杰

  五天连上四次热搜、一颗卖到2元钱、关注度和讨论量破双亿、流量大V持续转发……这个5月,是属于广东荔枝的狂欢,早、中、晚熟荔枝接连上市,荔枝的消费季节可持续至8月底,而这个夏天,也将成为“荔枝的夏天”。
  5月15日,记者来到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他逐一解开了广东荔枝的“先天优势”与“后天努力”,回顾了荔枝产业从“小特产”变成“大产业”历程。
广东荔枝区域优势明显
  “广东省的荔枝种植面积有多大?广东省的荔枝种植面积曾经几乎代表了全国的荔枝种植面积,虽然目前全国荔枝的产区有所增加,但广东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陈厚彬告诉记者,广东是全球荔枝优势产区,目前全省栽培面积400万亩左右、产量超过140万吨,在全国均排名第一,尽管近段时间算不上“风调雨顺”,但广东荔枝依然可获较高产量,仍是省内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水果。
  广东荔枝为何品种多、产量大、质量好?“荔枝的生长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成花需要低温条件,而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广东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相对充足,土壤环境适宜,‘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荔枝的最适生态种植区。”陈厚彬介绍道。
  另一方面,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广东荔枝早中晚熟品种均可栽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中晚熟品种的优势在哪里?“首先,往南端我们可以承接海南(市场),往北端我们可以承接福建、广西(市场),更北的可以承接四川(市场)。”陈厚彬介绍道,荔枝可分为早、中、晚熟三个产区,而不同品种对应不同的产区,广东作为主要的中、晚熟荔枝产区,有效地衔接南北方的早熟和晚熟荔枝市场,保证了荔枝供应的持续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品种选择,有效占据市场份额。
力推优质品种保证品质
  “广东对高接换种品种的要求比较高,所选择的品种基本都是十分优良的,这也是广东荔枝能成功的原因之一。”陈厚彬介绍道,广东荔枝之所以品质好,与高接换种时首选优质品种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目前广东荔枝除了推出妃子笑、桂味等传统的优良品种,新的优良品种如仙进奉等也在推荐范围内。“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各个地方的区域性试验的结果来看,像仙进奉这样的品种,适应性广、成熟期相对较晚,未来将有可能成为广东荔枝晚熟品种的首选。”
  除了力推优质品种外,广东省着力推进绿色生产技术的使用,为荔枝的品质保驾护航。据了解,荔枝的花、果实的发育期处在一年中气温最高、降雨量最大的季节,而这个季节也是病虫害的高发季,如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荔枝的产量和品质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为此,广东省在生态种植管理方面集中发力,采取综合防控的措施,如适当降低果园密度、降低树冠高度、降低枝条密度,从而改善光照条件;同时,通过物理的手段以隔离病虫害的传播,或驱避病虫害源,控制病虫害传播;通过测报技术,在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精准用药,降低喷药次数;此外,选用安全性高、风险低的生物农药,或使用天敌防控等技术,提高果品的安全性。
拥有良好口碑和品牌优势
  广东荔枝如此受欢迎,与荔枝本身的价值分不开。陈厚彬介绍,鲜荔枝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果实含水量接近80%,同时,荔枝含糖量高,能有效为人体提供能量,且荔枝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多酚类物质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吃荔枝对于提升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
  “广东荔枝的原产优质品种数量在全国是最多的,例如妃子笑、仙进奉、井冈红糯等著名的荔枝品种,均发源于广东。”陈厚彬告诉记者,广东出品的荔枝味道甜美,焦核率高,肉质爽脆、细腻,颜色鲜红,良好的卖相与鲜甜的口感融为一体,使广东荔枝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拥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品牌优势。
  由于品种优质,果品优良,广东荔枝可应用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除了鲜食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可以制作成果干,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同时荔枝还可作为佐料加入菜肴中,制作各类特色菜品,“目前我们针对荔枝果干进行再开发,拓展下游的精深加工产品,例如荔枝面包、荔枝巧克力等”陈厚彬表示,荔枝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若是以鲜果为切入点,还可开发出荔枝醋、荔枝酱油等产品,而荔枝的果皮、果核在中药领域的开发也具有很大潜力。
  今年是广东省提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3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在各方不懈努力下,广东荔枝正在逐步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而荔枝产业也将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生“大变化”的重要切口。
荔枝稳产三大原因
  一是利好政策带来发展动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给荔枝产业提供了高质量发展契机,广东省提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让荔枝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以荔枝产业“小切口”推动农业产业“大变化”。
  二是专家技术支持力度加大。以攻克优质荔枝品种“大小年”结果,实现品种优质化、技术规范化、生产绿色化、管理机械化和智慧化为标志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三产融合发展为最终目标。去年荔枝采收后到今年3月31日,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或协办的各区域荔枝技术现场培训会共84场次,培训7938人次。这些技术培训和指导为今年荔枝稳产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三是果农管理技术逐渐加强。2020年,广东荔枝普遍实现高产、高售价和高效益,采收之后果农对于果园管理的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修剪、营养管理与水分管理均有所加强,荔枝树势显著改善,为成花和坐果提供了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