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各地民众冒雨赶来送别吴老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5月27日版次:04
  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26日在上海举行
  5月26日,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天蒙蒙亮就有市民陆续赶来,与吴孟超院士告别。
  上午8点30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开始。
  大厅内,《国际歌》奏响,这是吴孟超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曲子。
  鲜花丛中,吴孟超面容安详,穿着生前最喜欢的军装,覆盖鲜红的党旗。身后的照片笑得十分慈祥,两旁的挽联写着:一代宗师披肝沥胆力拓医学伟业,万众楷模培桃育李铸就精诚大医。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肝脏外科“手术成功率几乎为零”,吴孟超便立志“世界肝脏外科界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他不懈奋斗,创立了“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奠定了中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创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提高了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完成第一台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和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提出“二期手术”概念,使巨大肝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实现飞跃……有人统计过,在吴老长达75年的从医生涯里,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如今,他走了,无数人前来送行,有被他治愈的患者,更多的人,与他并无接触,来此,只为表达由衷的致敬与铭记。
  大厅外,80岁的援越抗美老战士杨友泉,拿着2009年和吴孟超的合影,与身边人分享着《怀念吴老为我“算账”》的故事:“我当时已经被肝病折磨了44年,想找吴老换肝,可吴老给我算了一笔账,用剩余一半的肝还能再活22年到90岁,瞬间给我了人生希望。”
  30岁的付晓婧,一夜未眠,眼泛泪光地带着鲜花和手抄的500份网友寄语前来,“来不及去送袁(隆平)爷爷,今天特地来送吴爷爷,我作为召集者及代笔者,深感其厚重,现在亲手送来灵前,等过阵子把没抄完的再送来给吴爷爷看。”
  “我是吴老师1992年的博士生,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我和吴老在手术室共事了25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吴老给他女儿做手术,一个瘤一个瘤地摘,很煎熬,那场手术不仅是一场专业课,更是一堂人文课,如何为人父、为人师,老师的优良品德将影响我一生。”俞卫锋说。
  “我来自杭州”“我来自威海”“我来自广州”……大厅前的路被全国各地的人群挤满,他们依依不舍、缓缓前行,在灵车驶出时,再次深深鞠躬,齐声道:“吴老,您一路走好!”
  一路向西,在上海嘉定区,有一座吴老亲手筹建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院区,这是吴老生前最惦念和最牵挂的地方,生前他即使坐着轮椅也时常要来看看。
  26日下午,阴霾了许久的天空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大雨中,送别的队伍绵延数里,院外的环卫工人,院内的医护人员,还有穿着病号服的患者以及家属,他们站在雨中等着吴老来,就怕错过最后一面。
  “吴医生,感谢您的救命之恩”“胸怀肝胆,永垂不朽”“吴老,欢迎回家;吴老,一路走好。”一条条横幅、一声声道别,已让人分不清眼前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据新华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