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龙舟水”到 荔枝进入裂果高发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5月27日版次:06

  部分产区白糖罂出现裂果现象。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陶磊

  当前正值荔枝上市季,广东荔枝从南到北逐渐成熟。近日,陆续有果农反映荔枝出现裂果现象。据悉,受天气和荔枝成熟时间影响,荔枝裂果现象主要在粤西产区出现,其中以白糖罂等早熟品种裂果较为明显。
  5月24日,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做好防治荔枝裂果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指导果农做好防止荔枝裂果工作。
早熟品种裂果明显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粤西产区早熟品种中白糖罂出现裂果情况,而妃子笑则很少出现裂果。
  国家荔枝龙眼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表示,采前裂果、掉果是荔枝树自我调节机制的一种表现,往往发生在挂果多、管理跟不上的荔枝树上,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今年荔枝谢花后,幼果生长时遭遇长时间干旱天气,果皮细胞分裂数目减少,果皮生长不充分,是造成裂果的主要原因。”陈厚彬说。
  同样,雨后荔枝大量吸水,造成果肉急剧膨胀,果皮生长速度跟不上,也是造成裂果的重要原因。2020年6月初“龙舟水”期间,珠三角产区不少荔枝因果实吸水过多,果肉发育过快,多个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裂果。
  目前粤西地区白糖罂、妃子笑等早熟品种已经转红。5月24日,经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与茂名农业农村局专家讨论研究,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做好防治荔枝裂果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5条措施,要求各产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民做好防止裂果工作。
  一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在采果前10-15天,全园喷施一次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防裂剂,达到保果壮果目的;二是抓紧采收。对于已经成熟的荔枝果实,要及时采收,尽早上市,避免因裂果而造成损失;三是摘除裂果。对未达到成熟采收的果园要及时摘除裂果,防止病菌传染造成更多裂果;四是环割防裂果。对于生长旺盛的果树树体二级或者三级分枝(粗度为茶杯口粗),用零号环割刀对口环割一圈,防止裂果;五、清水防裂果。每天早上九点前,晚上六点后,用清水向树冠喷雾或地坑走跑马水以防裂果。
注意补水防裂果
  粤西地区荔枝早熟,采前裂果表现出来的早一些。发育进度的差异造成不同品种表现出来的裂果情况不一样。现在桂味等晚熟品种还处在发育中期,目前还没有表现出裂果,但仍然有裂果的风险。
  珠三角产区桂味、糯米糍等晚熟品种即将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现阶段水分供应尤为重要。保证荔枝持续合理的水分供应可以有效减少采前裂果、落果情况发生。同时,也要注意适量施用叶面肥、根外追肥来补充营养。
  陈厚彬强调,荔枝谢花后的管理是预防裂果的关键时期,今年干旱的条件下,前期均匀适度灌溉可以有效防止裂果。果园建设和改造时也要考虑灌溉问题。“今年春夏两季,广东全省普遍实施人工降雨,对于缓解旱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前一些产区仍可通过人工降雨,解决降水不足、荔枝缺水的问题。”陈厚彬介绍说。
  钙和硼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元素。荔枝果实钙和硼营养不足时,同样容易造成裂果。陈厚彬介绍,现阶段施用钙肥补充游离钙,防止裂果作用不明显,最好的补钙时间为冬季果园管理时期,另外在幼果期也可以适量补充,让钙元素进入细胞壁,形成“结构钙”,增大果皮细胞壁强度。
  总体来说,预防荔枝裂果要从全年栽培上做好水肥管理,注意全年栽培过程中水分均衡供应。开花前久旱或果实膨大期持续干旱,应适时适量灌溉,避免一次性大量灌水,保证土壤水分含量在荔枝根性可吸收范围之内。同时果园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摘除裂果,做好病害防控,防止病原菌传播侵染好果。
  部分产区白糖罂出现裂果现象。

下一篇:粤东局部旱情缓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