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东部区母猪存栏增长74.9%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6月01日版次: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严秋璠

  4月21日,《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发布,将全国划分为5个大区,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行。东部区是我国生猪产业的核心区域,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6省(直辖市),具体产能情况如何?
鲁豫出栏量占东部区65.7%
  记者整理发现,2021年1季度,东部区的生猪出栏量居大区第三,紧跟西南区。1季度中南区生猪出栏量最高,达到5303.2万头,东部区以4174.28万头的出栏量位居第三。其中,山东一季度的出栏量达到2020年35.07%,河南达到2020年36.41%,由此看来,2021年两省全年生猪出栏将会持增长态势。
  2021年1季度,东部区生猪存栏量为10271.42万头,较2020年末提高了28.76万头(上海未公布数据,未计入)。与出栏量相同,东部区的存栏量排名也为第三。东部区中,除河南、安徽之外,其它省份的存栏量均较2020年末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推测与年初冬季淘汰母猪有关。
  在东部区6省(直辖市)中,记者整理发现,河南、山东两个生猪养殖大省挑起了大梁。2021年一季度,河南生猪出栏量1569.58万头,占东部区的37.6%;山东生猪出栏量1172.96万头,位居第二,占东部区的28.1%。两省共提供了东部区约65.7%的出栏量。
  河南的生猪存栏量不仅在东部区6省中最高,在全国范围内存栏量也是最高,达4003.98万头,较2020年末提高了117万头,占据了整个东部区约39%的存栏量。山东则以27.5%的份额位居第二,达2822.1万头,较2020年末下降了111.8万头。
安徽超额完成今年存栏目标
  一季度,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分别公布了它们各自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如图5所示,山东一季度共存栏303万头能繁母猪,同比增加了32.7%,较2020年末下降7.9万头。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江苏,同比增幅高达74.9%,为129.7万头,其次为浙江,同比增幅为50.2%。
  2021年山东生猪出栏目标为5000万头,而一季度山东已经完成全年目标出栏量的23.5%,若保持此态势,应该能够完成全年目标。相比之下,浙江与1400万头的目标出栏量仍存较大差距。
  而安徽已超额完成之前定下的2021年存栏目标,且已经恢复至2017年末的110.17%,推测与天邦、双胞胎、温氏等企业在安徽投产有关。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20年末,5大猪企(天邦、温氏、牧原、新希望、正邦)在安徽的投建产能逼近1500万头。
东部区大猪企产能爆发
  东部区不仅有山东、河南这两大生猪养殖大省,还有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组合区域上发家的猪企也有很多。记者统计,大型猪企如牧原、双汇、龙大肉食、江苏立华、天邦股份的总部都位于东部区,这些大型猪企今年又是如何布局的呢?
  据悉,牧原目前已有接近1亿头产能的土地储备,2021年预计可出栏5077万头生猪。
  同样位于河南的双汇年可屠宰生猪2300多万头、年加工肉制品200多万吨。
  位于山东的龙大肉食预计2021年肉制品产能将达到10万吨/年以上,未来5年设计养殖产能300-500万头,到2025年屠宰产能将达5000万头。
  江苏立华目前已建设完成年出栏100万头商品猪的猪场产能,计划2025年形成年出栏商品猪300万头产能规模。
  天邦股份预计2021年出栏800万头生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