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4版: 重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东4个集体及5人获嘉奖
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表彰大会举行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6月10日
版次:
04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戴弯弯)“心情激动,感到很光荣!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表彰大会的举行,是对扶贫干部的关怀,也是对我们扶贫工作的肯定!”6月8日,梅州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何军辉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电话采访。
6月8日上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主办的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议授予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支援合作三处等153个集体“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赵勇等257名同志“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受表彰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广东省共有4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扶贫规划处、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扶贫协作处、南雄市乡村振兴局、英德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包括何军辉在内,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科长蔡纯,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扶贫规划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钟志云,云浮市农业农村局原一级调研员、云浮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原专职副主任王华,佛山市南海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南海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雅文等5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会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决定将扶贫工作机构重组为乡村振兴部门,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这是中央赋予乡村振兴部门的新使命新任务。
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永不懈怠、再接再厉,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必须以精准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奋力推进;面临的矛盾更为集中,必须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有力有效的工作机制。
会议要求,全国各级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大力弘扬脱贫攻坚伟大精神,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取得新业绩。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少峰宣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表彰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正谱主持会议。
| 链接 |
何军辉:首创扶贫资产五权分置
何军辉参与扶贫工作16年。为了让扶贫产品卖上好价钱,他积极创建扶贫产品展销中心,搭建电商平台,与广州市帮扶单位合作,通过消费扶贫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解决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过于分散、规模小、无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联村发展、联农带农,实施产业扶贫“村村联动”,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4月,他曾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扶贫系统扶贫开发工作优秀个人”。
被称为扶贫一线“拼命三郎”的何军辉在扶贫工作中重视扶贫资产的管理。“近年来扶贫资金的投入很大,把经营性的扶贫资产管好用好对脱贫工作极其关键。”他汲取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教训,为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起草扶贫资产管理系列文件,首创扶贫资产五权分置保值增值。
对于日后的工作规划,何军辉表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边缘易致贫户的监测,“接下来,我依然会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工作”。
钟志云:扶贫业务“咨询师”
钟志云参加扶贫工作18年,走遍惠州市所有乡镇及有贫困户的600多个行政村。他是全市扶贫工作者的业务“咨询师”,统筹协调能力强,敢于创新,出台《惠州市“三个一百”精准帮扶工作方案》,瞄准“双向需求”,引入社会资本,打破过渡依赖财政投入,推动社会资本下乡;出台《惠州市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打造惠州扶贫信息监测平台等。他又是贫困群众的“贴心人”,经常进村入户,针对下乡评残(解决评残难问题)、大病救助、村级卫生站“一站式”医保结算等问题,设法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100%全覆盖,最大程度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王华:整镇推进产业扶贫
王华把接近三分之一的职业生涯都献身于扶贫事业,常年奔波在乡村一线。作为云浮市扶贫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他善于牵头抓总、协调各方,化解难题,为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立下汗马功劳。他经过深入一线调研,创造性地在全省率先提出以“整镇推进产业扶贫”的形式,通过采取“市策划、县统筹、镇推进、村覆盖、户增收”的“五位一体”模式,打造“镇镇有产业”的产业扶贫格局,保障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
李雅文:打造7个产业园区
李雅文从事扶贫工作9年,翻山越岭遍访云浮市云城、云安、罗定三区(市)56个相对贫困村和凉山州甘洛、越西、喜德三县。
他积极推动扶贫项目开展,协调指导云浮56个相对贫困村集约土地超过3万亩,落实产业项目326个;为凉山州甘洛、越西、喜德三县引进企业11家,打造7个产业园区,为受援地区建立了“带不走”的长效脱贫机制。他四处奔走发动南海企业募集近1亿元款物,资助数千名学生,提供近万个工作岗位,有效助推了受援地区经济和民生事业的发展。
蔡纯:推动“防贫险”
蔡纯参加扶贫工作16年,长期坚守扶贫一线,走遍了汕头市7个区县50多个乡镇280多个行政村,参与并完成三轮扶贫攻坚任务。负责起草扶贫政策文件100多份、报告42份,协助制定政策80多项,全面开展培训提升3万多扶贫人员业务水平。她想方设法为贫困群众全员购买“防贫险”,做了一大批好事实事。2013年被汕头市委市政府评为汕头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先进个人。
□南方农村报记者 戴弯弯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三部门: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三部门: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