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水苗料管”完美配合 扣蟹亩产超千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6月15日版次:10

  曹洪生养扣蟹的技术了得,养出来的蟹苗很受养户欢迎。

  养殖达人:曹洪生
养殖品种:扣蟹养殖
所在地: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养殖成绩:通过“好水+好苗+好料+好管理”的养殖模式,屡屡创下扣蟹亩产过千斤的成绩。
■ 达人档案
  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玲

  扣蟹养殖界谁人不识曹洪生?这位养了20多年扣蟹苗的老行尊,通过“好水+好苗+好料+好管理”的养殖模式,屡屡创下亩产过千斤的成绩,且出产蟹苗供应阳澄湖及泗洪高端养殖户,被誉为“优秀扣蟹培育师”。
重视溶氧
电费高达1500元/亩

  曹洪生的蟹苗基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共有40亩苗塘,于今年5月6日,按照6斤/亩的密度投放5、6母亲本的品牌大眼幼体(白籽),截至5月下旬,已经全部完成4期,部分进5期阶段。
  “养好蟹关键是搞好溶氧、营养、水草。”谈起扣蟹养殖经,曹洪生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他的是“龟背塘”,前期水位40-50公分,根据蟹苗生长情况进行循环水养殖,后期最深水位达到1米;塘口按每亩1千瓦功率配置增氧设备,确保塘口溶氧不低于5个点。“3期后白天可少开,晚上12点到次日早上6点常开,夏天(7-9月)要常开。”曹洪生表示,电费舍得花到1500元/亩以上的扣蟹养殖户,基本能成功。
  对于不少人认为苗塘溶氧过足,过到成蟹养殖塘时容易引起“应激”的问题,曹洪生认为这是认知误区。第一,扣蟹塘密度明显大于成蟹养殖塘,即使按照亩产500斤左右、规格60头/斤计算,一亩至少有30000只扣蟹,而成蟹塘口的密度远远低于扣蟹塘的1/10,所以成蟹塘增氧力度可以适当降低。第二,12月份越冬季扣蟹塘口将停开增氧机,也提供了一个从扣蟹塘到成蟹养殖塘的过渡期,可以缓冲所谓高溶氧到低溶氧的“缺氧”状态。
  “这1千瓦的增氧设备,准确来说,是1千瓦/亩·千斤以上,如果你预判你的产量达不到1000斤,可以不用全开。”他进一步解释,一般高密度养殖溶氧值不低于5个点,低密度养殖平时不低于3个点即可,但建议设备要提前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如应对天气突变、机器损坏等情况。曹洪生表示,高溶氧约等于高产量,而高产量本身就代表着高水平、高质量,蟹苗品质高,养成精品蟹的可能性就大。
全程饲料
5期后投喂“蟹苗旺”

  曹洪生极为重视蟹苗营养,全程投喂饲料,降低因饵料营养不够造成蜕壳不遂的影响,平均一亩塘一年投喂量达到1.7吨,整个基地全年饲料使用量在68吨左右。
  在扣蟹养殖过程中,如果营养不到位,极易出现蟹苗大小不匀现象,残蟹多、成活率低、长势不佳;而如果营养过剩,又容易出现大量老头蟹,影响扣蟹产量。尽管在挑选扣蟹时,老头蟹经常会被养殖户用来判断蟹苗质量好坏,老头蟹规格大,说明母本大,蟹苗养成大蟹的几率高,活力表现强劲说明整体苗的质量好、有后劲,反之则会被判定为次等苗。如何能够同时做到“扣蟹质量高,老头蟹产量低”,成为养殖户普遍头疼的难题。
  曹洪生用“蟹苗旺”(浮性料)解决了这个问题。近两年他的塘口亩产超过1300斤,平均规格达到50头/斤,老头蟹产量仅50斤左右,大小规整,色泽漂亮,钳腿有力。
  “5期后6期前2-3天开始投喂浮性料。”曹洪生塘口一年投喂“蟹苗旺”3-5吨,水草上面溶氧高,扣蟹喜欢趴在这里活动,浮性料洒上去更有利于它们的觅食,尤其是小蟹也能吃好吃饱,同时解决了饲料沉底浪费、破坏水质的问题,减低底部压力,减少懒蟹、小蟹数量。
  不过,由于塘口现在的水花生布局是四周留水道,而浮性料是撒在水花生上面的,为避免过多的浮性料随着增氧机打起的水花飘散到水道,减少浪费,目前曹洪生是结合天参扣蟹料,配合投喂“蟹苗旺”,“如果水花生是沿着塘边布局的,可以全程浮性料。”曹洪生说。据了解,“蟹苗旺”是全球最大的水产膨化料生产企业——天参农牧于2019年推出的扣蟹专用浮性料。
种好水草
讲究菌藻平衡

  蟹大小,看水草。这充分说明水草对河蟹生长的重要性。水草对扣蟹作用同样明显。扣蟹养殖多以水花生为主,部分产区有养殖户会种其他水草,不过,曹洪生分析,伊乐藻、轮叶黑藻后期叶子易被啃食只剩梗,造成腐臭、烂底,破坏水质;而大头蓊(各地叫法或有出入)叶杆细脆,后期同样抵挡不住蟹钳,综合来看,建议扣蟹塘口仍要以水花生为主,也要注意9月中下旬左右下地笼抓老头蟹,投喂高蛋白料增肥,避免蟹钳破坏水草。
  “春节前后起苗时把水花生踩在底下,春天它自己就长起来了。”曹洪生表示,部分养殖塘口前期没有水花生,或跟他们来不及重新栽种有关,而其实水花生生命力强,踩在土里来年即可冒新芽。此外,他建议,苏北等产区种水花生时,应该先用漂白粉消毒,再盖地膜,种水花生;种草前先进30公分的水,在浸不到水的地方栽种水花生,然后排掉这个水,重新进水。
  曹洪生也极看中水质,讲究水体菌藻平衡。他的塘口保持循环水流动,刚放苗时水位为40-50公分,初期按照1小时/天的频率进水,6期后增加到4小时/天,5月底水位已经达到70公分,后期将达到1米深左右。多用电、少用药是他的原则,平时小范围、低浓度、小频率进行底改、解毒,平均10天左右杀一次菌,再补有益菌,确保水体溶氧、各类指标在正常值以内。
  “入行前要先培训,先有理论,再去实践,不能闭门造车。”曹洪生认为,养殖是个细致活,要认真对待,尤其是扣蟹养殖,不能出一天差错,需了解养殖习性,时刻关注塘口变化以及蟹苗情况。
  曹洪生养扣蟹的技术了得,养出来的蟹苗很受养户欢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