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油壁香车不再逢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01日
版次:
13
| 宋词小札 |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台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周邦彦 《应天长》
这首词是周邦彦在某一年的寒食节日写的。寒食节是游春的好日子,但在古代,这天也是人们上坟拜扫的日子。“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一幅节日的光景。“条风”即春风,“霏雾”指晨雾。春风给人以越来越暖的感觉,早雾又预示这天是个好晴天,放眼看去,池塘泛绿,春意盎然,本来是郊游的好日子啊!
“正是夜台无月,沉沉暗寒食”——可是,他却想起逝去的那位女郎。她正沉睡在墓穴之中,那地方一片昏暗,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她过的只是昏沉黑暗的寒食节罢了。“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想起已逝的女郎,自己就禁不住心里悲哀,尽管是郊游的好天气,人人都兴高采烈到外面趁热闹,自己却不想出门。不料梁上的燕子——这些给人称为“前社客”的小家伙,像在冷冷地讥笑:“这个傻小子呀!人家都成群结伙到外面玩儿去了,你发什么呆呀!”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隔院飘过来一阵阵芳香,原来春风把花儿从枝头吹了下来,弄得满地都是散乱的花瓣。他怔怔地瞧着,残花仿佛是女郎的不幸身世。周邦彦在词里用“隔院芸香”,很可能那时正在任职秘书省,用“芸香”便可以带出他那时的官职和所在的环境。
上片写的就是他“闭门愁寂”的事。折到下片,画面又来一个大转换:“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从这儿开始,他已经走出大门,来到郊外了。他来到郊外,便记起那回两人无意中相逢的旧事:她刚从一辆漆得很华丽的车子上走下来,恰好和他打个照面,这叫“不期而遇”。然后就互通情愫。那一天也恰好是寒食佳节。
后来,她不幸夭逝了,他十分伤感,如今寒食节追忆,连门都不想出了。但是,人的思想往往是矛盾的,他的脑子进行了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到外面去走一回。而到了外面,却又想重新找回那次初度相逢的地方。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京城的习俗还是那样,自己却只能引起“物是人非”的叹息,那段往事早已一去不返了。上面“长记”,这里是“又见”,可见他是一面走着,一面苦苦追忆。“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强”,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己心里明明知道,人早已死了。但由于系心的忆念,仍然打算重寻旧地,奠一杯酒凭吊一番。可是,到郊外一看,满眼芳草萋萋,正是风景不殊,举目却有人事之异。他在路上绕来寻去,却再也找不回那年同她初见的那个地点了。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虽然毕竟是找不到,不知不觉却走到市桥上来。在一棵大柳树下,住着一户人家。他正走近这棵树,忽听得有人向他打招呼,抬头一看,原来是从前认识的。结尾作者暗示:这户人家曾经同他和那位女郎之间有过一定的关系或来往。自从女郎夭逝以后,这种关系便中断了;如今由于“细寻前迹”,才又重新碰上。而重新见面后,更增添了他怀人的伤感。这一结尾表面平淡,骨子里是沉重的。 □刘逸生
上一篇:
冲破俗流现“清流”
下一篇:
上一篇:
冲破俗流现“清流”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