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主汛期专家四点建议助力水稻丰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08日版次:07

  华南地区早稻陆续进入灌浆结实期,长势总体较好。 覃家超 摄

  当前正值主汛期,南方早稻进入灌浆期,东北水稻处于返青分蘖期,长江中下游、西南中稻处于分蘖拔节期,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6月中旬以来,东北大部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大部地区降雨仍然偏多,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高温热害。根据当前水稻生产形势,为科学应对不利天气条件,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了2021年水稻丰收技术意见。
  当前,华南地区早稻陆续进入灌浆结实期,长势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早稻受干旱影响,苗情长势偏弱。因此,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一是防洪排涝。疏通围沟和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提早应对洪涝灾害。对受淹田块,尽快排水露田,恢复根系生长活力,防止倒伏;利用清水清除稻株上的泥浆杂物,促进叶片功能恢复。对受淹较重、抽穗期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补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1—2公斤或喷施叶面肥1—2次,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二是应对高温。采取叶面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方式,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防止早衰,有效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对高温热害易发区域,后期应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和高温逼熟。
  三是病虫防控。高温高湿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要做好水稻“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四是适时收获。提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适时抢晴收获。一般在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变黄时收获,防止“割青”和“过熟”。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集中烘干,避免稻谷霉变,确保颗粒归仓。
□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华南地区早稻陆续进入灌浆结实期,长势总体较好。     覃家超 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