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昭示行业四大趋势

猪企纷纷冲刺IPO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08日版次:09
  今年的养猪业有一种准备过冬的感觉。不过在另一个领域,养猪业却展现出特别的热度。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今年除了已经有东瑞股份、神农集团两家猪企成功上市,目前还有新农科技、正大股份、扬翔股份、石羊农科、德康农牧等多家猪企先后递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根据上述7家企业在招股书公布的数据,合计将在上市后新投资超过400亿元。扎堆申请IPO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来看一下上市的时机。今年不少上市猪企的股价出现大幅下跌,看空情绪明显,为什么上述企业依然坚持在这个时候申请上市?
  详细了解一下上市的流程和要求,就不难理解了。在A股上市,持续三年盈利可以说是硬性条件之一,倘若去年上市,需要2017-2019年连续三年盈利。然而熟悉养猪业的人都知道,在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之前,全行业正处于上一轮猪周期的低谷期。2017年亏损是行业常态,大企业的业绩也不可能太好看。
  而2021年申请,变成2018-2020年三年盈利要求,不仅避开2017年的惨淡年份,还将2020年这个史上最佳盈利年份算入。漂亮的报表能大大提高企业在IPO时的估值。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企业自身特点,其中最受行业瞩目的是正大和扬翔。这两家企业一直都是中国养猪业公认的巨头,此前由于不是大陆的上市公司,两家企业的真实生猪存栏一直让行业雾里看花。此次申请IPO,也算是亮了家底,正式杀入中国养猪业的前十强。
  从正大和扬翔的拟投资项目的分布可以看出巨头们的战略布局。正大将投资遍布15个省的17大项目,扬翔也将投资广东、广西、辽宁的15个项目,同样跨越中国南北。如果所有项目投产,两家就将新增超过1200万头年出栏。
  除了巨头的进击,我们还会发现另一个趋势,通过上市获得资本助力从而实现跨越,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猪企的发展逻辑。湖南、云南和山东虽然生猪出栏量排名全国前五,除了湖南的唐人神进入去年上市猪企出栏量前十外,其余两省均无企业进入生猪养殖头部矩阵,显然有些落寞。
  与此同时,广东、江西虽然出栏量并不靠前,但却拥有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稳居上市猪企前排的企业。此外,浙江、北京、福建、新疆等省区市虽然养殖规模相对不高,但在养猪上市企业中占据一席。
  今年神农的上市可以说弥补了云南上市猪企的空白。未来随着分区防控政策的落实,以及各省对生猪自给率的要求提高,各省对本省龙头猪企的扶持将更加突出,地方猪企如果能够成为当地的龙头,冲击IPO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
  养猪业受困于猪周期,每个养猪老板都希望能够分享到屠宰乃至食品端的稳定利润,然而屠宰和食品都是公认的重资产行业,普通养猪人只能望而兴叹。有了资本市场的加持,上市猪企未来都在构建属于自己的全产业链之梦。 □吴昊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