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鲫鱼行情峰值折射病害难题

鳃出血、大红鳃、孢子虫等病害大范围蔓延,造成全国性缺鱼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08日版次:10

  病害蔓延,鲫鱼好行情背后有隐忧。

  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汉文

  进入7月,鲫鱼出现了近几年来最好行情,但是,在养殖环节却不甚理想。一方面是看起来利润丰厚,另一方面,确是缺鱼现状仍在持续,而且短期内不易改变。
  7月3日,广东珠三角0.8斤/尾鲫鱼塘头价持稳高位12元/斤,武汉白沙洲市场鲫鱼1斤/尾交易均价涨至15元/斤,同比一周前上涨1元/斤,江苏高邮产区鲫鱼塘头价竟然高达17元/斤,打破5年内最高价。
  “养鲫鱼有点像刮彩票,大家都知道回报率很高,但卖鱼只赚个安慰奖。”江门某鲫鱼养殖户给出一个生动的比喻。
  实际上,鲫鱼行情已经数年维持高位。从2019年起,由于鳃出血、大红鳃、孢子虫等多种病害蔓延,珠三角、湖北、江苏等产区鲫鱼养殖量持续下滑,供应明显失衡,成为行情持续高企的重要原因。
珠三角
病害复杂 缺鱼现状难改

  珠三角的鲫鱼养殖分布于江门、台山、中山、肇庆等地,以草鲫混养为主流模式,普遍投养密度1000尾/亩,养殖量一直较平稳,但需从江苏购买苗种。自2019年江苏大面积爆发鳃出血病害以来,也对珠三角产生了显著影响。
  “珠三角鲫鱼爆发鳃出血,大概率是养殖户投养江苏大规格鱼苗,引入相关病源导致。”广州市牧渔佳音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余明海介绍,“鳃出血”导致2020年养殖量下降,到了2021年消费旺季(6-8月),鲫鱼行情上涨就很明显。尽管不少人改养本地种苗,“鳃出血”病害明显改善,但是鲫鱼养殖周期长,市场缺鱼状态一时难以改变。
  有业内人士说,不仅是鳃出血,其它病害更复杂。今年4-5月,小规格鲫鱼肠道孢子虫发病严重,5-6月成鱼又出现细菌性败血症,导致中山、江门、台山等产区新投种苗存活低,拖慢上市时间。
  除此之外,据江门珊瑚饲料有限公司区域市场负责人韦谋远介绍,上半年草鱼行情很好,珠三角产区频繁拉网刮鱼上市,底层混养鲫鱼出现应激甚至死亡。导致很多地方鲫鱼生长变慢,出塘延迟。
  “养鲫鱼就是搏一搏,希望单车变摩托。”江门流通商老刘引用一句口头禅,去年以来,不少养殖户预判今年鲫鱼缺货,设法提高鲫鱼产量,例如:提高草鲫模式中鲫鱼比例,养加州鲈、脆肉罗非鱼混养鲫鱼等。但新模式下,鲫鱼长速并不理想,大多还是要到年底干塘出鱼。尽管养殖增量明显,却未能缓解缺鱼状态,不少人的预期大打折扣。
华中华东
行业出现结构性调整

  相比珠三角来看,华中、华东等地行情涨幅更大,其中关键原因,仍落在病害引发缺鱼上。
  在湖北产区,鲫鱼一般与草鱼、鳊鱼进行混养,少量采取与翘嘴红鲌、黄颡鱼等特种鱼混养。与珠三角养殖情况类似,自2019年以来,由于江苏苗种品质下降,华中鲫鱼遭遇大红鳃,鳃出血等病害,养殖规模大幅缩水。
  某大型预混料企业湖北产区负责人杨经理反映,去年以来鲫鱼发病严重,很多鲫鱼塘口转为行情好的鮰鱼、黄颡鱼等,2021年湖北鲫鱼养殖量明显降低。湖北汇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洪湖区域经理董晓锋介绍,今年本地鲫鱼苗发病不高,江苏鲫鱼苗死亡率却超80%,鲫鱼供应缺口持续加大。
  作为全国鲫鱼最大产区,江苏的鲫鱼行业正在因为病害而发生结构性调整。据媒体报道,2020年江苏盐城产区鲫鱼发病率高达90%,干塘率35%以上,全年养殖量仅有2019年的50%,其中盐城产区率先开始转养鮰鱼、对虾等品种。
  江苏粤海饲料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黄旺透露,公司团队通过走访大丰、丰台、射阳一带产区发现,该区域基本都转养鮰鱼、草鱼,尽管混养部分白鲫,但是投养密度已从1500尾/亩降到500尾/亩。
  盐城当地流通商谭明(化名)告诉记者,现在,鲫鱼精养塘口大多从传统的白鲫转变成杂交品种黄金鲫,黄金鲫抗病能力和长速优势明显,养殖户转养很快,整个鲫鱼产量预估恢复至2019年60%左右。但是,黄金鲫口感、卖价却远不及银鲫,市场接受程度还不高。可以预料的是,以银鲫为主导的价格体系仍会持续高位运行。
鲫鱼供应持续紧缺
产业面临关键转型

  按照以往行情走势,高温期各地鲫鱼消费增加,6-8月鱼价随之涨高。以0.8斤/尾规格鱼月均价进行统计,今年珠三角行情走势与去年大致重叠,但涨价力度较大,冲破去年行情峰值几率大。另外,湖北、江苏等地呈现逐年递涨趋势,6月价格已经高达15元/斤,其中江苏高邮产区突破17元/斤,已经打破近5年最高价。
  从全国形势分析,目前鲫鱼链条已经十分完善,江苏、广东、湖北等产区可满足全国消费需求。近年来,三大产区均受鳃出血、大红鳃、孢子虫等病害困扰,产业格局已经发生转变,预测未来较长时间内,鲫鱼供应仍持续紧缺,价格持续可观。
  目前,各产区均出现调整养殖模式的现象,例如“鲈鲫混养”“白虾-罗虾-鲫鱼”等模式纷纷出现,或者转养鲫鱼品种湘云鲫、黄金鲫等,降低养殖病害风险。同时,多家科研机构、企业都在加大研发,应对病害难题。可以说,全国鲫鱼产业正面临关键性转型,一旦突破,前景十分可期。
  病害蔓延,鲫鱼好行情背后有隐忧。

下一篇:梧州网箱养殖大量死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