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在记忆与书写中回归故乡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08日版次:13

  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还乡。 视觉中国供图

  《紫紫短诗选》,郑秋梅 著,南海出版公司2020年5月出版。

  广州诗人紫紫的新诗集《紫紫短诗选》出版,她嘱我写几句话,我欣然应从。我与紫紫相识,全因了诗歌的缘分,学音乐出身的她,低调、内敛、平和,已过不惑之年仍对诗歌保持了一颗少女之心,这是一个人经历了半生的历练之后的回归和溯源,回归她的少女初心,回溯到生她养她的粤东客家乡村,而她的诗歌,则是回归途中对生命中记忆和经验的诗意阐释。
  对于诗人来说,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还乡,紫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在《紫紫短诗选》中,写父亲、母亲、乡村兄弟姐妹的诗稿占了大半,尤其是写父亲。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父亲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他是生命的肇始、童年的记忆、更是成长的经验和代价。紫紫记忆中的父亲和全中国大部分乡村父亲一样,勤快、善良、容易满足,既是慈父,也是孝子——“好像每一块收获,都能治愈老母亲的风湿病/好像每一块收获,都能给孩子添一件新衣”(《生活的山谷》),他以自己的艰辛劳作,撑起了一个家——“取出水烟筒点燃一杆焊烟/很过瘾地吞吐几口,然后拎起累累的芋头/一根扁担挑起了秋意”(《生活的山谷》)。当然,曾经是家里顶梁柱的父亲,也是无法抵御时光流逝的,诗人的成长伴随着父亲的衰老,诗歌毫无意外是对生活和生命本身的诠释,它用文本记录着人类的生存经验:“我紧握你的手一直在颤抖/父亲,你已八十多了,怕老,怕孤独/怕鸡一打鸣,我就乘火车/去了远方”(《告别前》),简单、直接、真诚,没有任何炫技式的描写和意象,诗人紫紫的记忆和经验在诗歌中复活。曾经在年幼的诗人心中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父亲形象,终于越来越暗淡下去了——“如今的父亲/更像躺在墙角一侧的二胡/被岁月涂了一层又一层的灰尘”(《父亲的二胡》)。在诗人的平静叙述中,我们感觉到“衰老之痛”,这是诗歌的在场带给我们的“体验之痛”,一些看似外在的描写,其实是真正抵达了生命深处的,这就是诗歌独特的审美方式——“老槐树的确像一只老拐棍/支撑着一个空鸟巢”(《老屋》)。在紫紫笔下,乡村是贫穷和苦难的,她的组诗《我的乡村姐妹》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记录了这些贫穷和苦难。阿春、阿满、阿香、阿菊、阿桂,她们的命运是雷同的——在贫穷而重男轻女的粤东乡村,等待她们的只有无法主宰的命运和婚姻,她们的价值只介于扣肉、地瓜、松油和田地、金钱之间——“阿春低头,打开彩礼盒/用筷子夹了块扣肉送进嘴里/回味许久!/那年,阿春十六岁”(《阿春》)。
  紫紫并不缺少对意象世界的涉猎,虽然很多时候她应该不具备很强的主体性去从事意象的营造,如《时光深处》中关于“蜻蜓”的意象:“一只蜻蜓/立在波光粼粼江面/尾尖轻轻踮起,又落下/舞一段芭蕾”,这是对于艺术和美的观察和阐释,还有《老屋》中通过“老屋”的意象完成对乡村生活的穿梭和缅怀,《稻草人》中通过“稻草人”的意象完成了本体客体化等。但是,她的更多诗歌是清纯、不事雕琢的,保持了澄明和羞涩的诗意,这是一个诗人少女时代的记忆和经验。诸如初恋时的腼腆,像李易安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如果有人发现,我就假装看天/如果你赖着不走,我就按住心跳”(《你真坏》);热恋时的甜蜜——“一阵风吹来,吹进我的脸颊/我知道,那是你暗许的情愫/你没站稳,倒在我的怀中/上天,给你我一个黄昏的惊喜”(《私奔》);平静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要是你在多好,我搓白菜你撒盐/这样,我就可以多腌几坛白菜/冬天来了,我们就是被覆盖在被窝里的/两棵大白菜”(《给你一封信》)。诗人抒写着最平凡的爱情,也是最伟大的爱情,最简单的爱情,也是最温馨的爱情——“月色,舔着我们额头上的皱纹/红薯,散发着最朴素的土香”(《私奔》),这是诗人对爱情的记忆,也是诗人对爱情的定义。在这个基础上,“生活的语言”和“语言的生活”已经趋于一致了,诗意的阐释和经验的描述也殊途同归了。
  我曾在《诗歌的良心和语言伦理》一文中写道:“记忆就是在生活的磨砺下高度浓缩的时间,而我们的写作,不正是在寻找通往时间隐秘之门的努力和诉求吗?而描述是对记忆的皈依,对现实的进一步融合,是打破语言和思维界限的唯一工具,我所理解的描述,是一种大浪淘沙式的磨砺,它渗透着一个人思想中最细微、最神秘、最坚韧的角落,并使他在销蚀的疼痛中发出隐忍之光。”——这可概括为诗人紫紫的诗歌气质——她用诗歌的形式仔细地打量、体味、触摸着记忆的角落,用质朴的语言记录着生活,阐释着生活,语言和文字对于她来说,并不是一般的符号意义,而是生命中的感动、悲伤和喜悦,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是经验的传达和记忆的唤醒。
  当然,紫紫的诗歌尚存在不少提升的空间,如语言还可以更加精炼、饱满,诗歌的张力结构和异质感还不明显,写作的题材和手法还可以更加丰富,对写作场域和诗歌边界还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等等。这些,也都是所有诗人所要共同面对的,我寄希望于紫紫还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吴作歆
  《紫紫短诗选》,郑秋梅 著,南海出版公司2020年5月出版。

下一篇:“铅华”应为“韶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