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猪价低成本高,降本增效有硬招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13日
版次:
11
“成本为王”的时代,在不损害生产成绩的前提下能省则省。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曾慧玲
“养了十几年猪,从来没有遇到今年这样的情况。这次亏得太不正常了。”一位养殖户万般无奈地说道。机构调研数据显示,仔猪价格低至200元/头,育肥一头猪亏损上千元已是常态。悄然间,降本增效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淘汰低效母猪提高性能
正所谓“母猪好,好一窝”,其性能关系着猪场的运作能力。当前猪价下跌过快,为降本增效,不少养户开始淘汰低效母猪。
深耕养殖业二十多年的广西宏禄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朝禄,在广西玉林养着上千头母猪,在高峰时期,他的猪场三元母猪占比高达50%。面对当前跌入谷底的行情,他毅然决然地要求在下个月将场内所有三元母猪全部淘汰。杨朝禄表示,虽然购入三元母猪价格不菲,但这个时候必须理智地淘汰它们,才能提高psy、料肉比等指标,不会只会越养越亏。
河南民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索跃敏也表示,健康的种猪是降本增效的最佳方式,选用高性能的种猪,可发挥良好的基因的作用,进而大大提升活仔数、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生产成绩。
调整饲料配方降低成本
饲料是猪场支出最大的一环,记者此前调研发现,不少猪场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某饲料内供的大型养殖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即便饲料全部内供,今年上半年折算下来,肉猪生产成本中,仅饲料成本上涨超过1.3元/公斤。不少养户纷纷想办法在饲料方面下功夫,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个湖南的千头母猪场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每吨饲料成本可相差1000-1500元/吨,每年在饲料上可节省100-150万元。在养猪业打拼二十多载的湖南泊之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德勇就是这个猪场的负责人之一。有一位高管还透露,可以利用小麦和大麦替代部分玉米,他们公司饲料中麦子的使用比例就已经调整至20%-30%。
调整激励机制发挥员工积极性
人员成本也是猪场的大开销,猪企为了降低成本而大量裁员的消息在业内疯传。不过,有些养殖场另辟蹊径,不但没有裁员,还一如既往地保障员工的福利,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也激发了猪场的生产潜力。
曾德勇就是这样管理员工的。他想出了一个“不裁员又能增效”的方法:适当提高奖励机制所对应的生产指标成绩,稳定员工情绪的同时,还能让员工更加努力地提高猪场生产成绩。索跃敏也表示,猪场要提升人员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正大康地养殖事业部总办主管庄捷生表示赞同,保持团队的稳定性有利于各项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并且减少人员频繁流动带来的潜在风险。杨朝禄还谈到,裁员不是唯一的方法,猪场要做的是合理配伍人员开展生产工作,降低人员闲置率,充分提高效率,节约用人成本。
调整惜售情绪控制出栏体重
年初,很多猪场过于乐观预判行情,惜售情绪尤为高涨,没成想天天掉价,让压栏的养殖户,心情也一天比一天沉重复杂。
目前在云南管理着上万头母猪的负责人李强(化名)强调,应该把握适时的出栏节奏,不要因为一时的惜售情绪,而影响了整体的出栏节奏。即便出栏时猪价并没有达到预期,也应该调整好惜售情绪,保持出栏节奏。杨朝禄颇为认可,“一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控制出栏的体重。之前玉林地区以150公斤的猪最为畅销,如今130公斤出栏重的市场需求比较大,我们的猪养到这个体重就会安排出栏了。“
能省则省降低隐性成本
除上述成本外,猪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隐性成本支出,降低隐性成本的支出也可以实现降本。
据悉,广东清远有一个农场,PSY已经超过28头,生产成本低于7元/斤。最近一年多都在落实猪场节水工程,每头母猪已经有效减少了10-20升/天,同时还减轻了后端环保处理压力及成本。
另一位养猪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降成本必须要拘小节,他建议养殖场可以适当减少使用功能性添加剂;暂停使用非必要的保健品;生产和生活物资实行精准配给……不要放过每一个可以省钱的细节。
此外,前期猪价好的时候,不少猪场不计成本地投入,甚至过度开展生物安全工作。索跃敏强调,猪场不要过度投入非瘟防控成本,尽量避免过度生物安全的行为。而庄捷生认为,生物安全是绝对红线,要避免盲目投入与过度投入,但该投入的必须投入,而且要严格执行到位。
事实上,降本增效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不能顾此失彼,需要从方方面面着手。尤其在“成本为王”的时代,在不损害生产成绩的前提下,要树立“能省则省”的消费观。
“成本为王”的时代,在不损害生产成绩的前提下能省则省。
上一篇:
下一篇:
整体供肉减少猪价局部调整
上一篇:
下一篇:
整体供肉减少猪价局部调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