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要实现“三个转变”
减肥减药主要对象由经济作物转向大田作物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20日
版次:
09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晁海娟)7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发文表示,经过5年的实施,到2020年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明显
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来,各方力量聚合,全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绿色发展理念入心落地,减量增效技术遍地开花,施用总量连年下降。
近年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减量增效理念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各地加快集成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有机肥替代等节肥技术,以及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节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统配统施、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快速发展,据统计,专业化服务组织超过9.9万个,高效植保机械超过63.4万台套,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配肥服务网点3000余个。
施肥施药结构进一步优化,施肥施药方式进一步改进,肥料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2020年,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比2015年增加约50%;绿肥种植面积超过4600万亩;配方肥已占三大粮食作物施用总量的60%以上,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推广面积达到2.45亿亩次;农药利用率达到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达到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全国化肥农药减量的趋势已经形成,但是减量的主要因素还是播种面积的减少,减量增效的长效发展压力存在。农民认识、技术瓶颈、政府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市场机制等因素仍是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临的主要困难。
加力推新实现“三个转变”
“十四五”时期,将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目标上要由“减总量”向“降强度”转变,路径上要由“控增量”向“去存量”转变,减肥减药主要对象要从经济作物向大田作物转变。
一是加力推进集成创新。以粮食主产区、园艺作物优势产区和设施蔬菜集中产区为重点,集成组装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重点推广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机械深施、适期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二是加力推广新产品、新机具。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积极推广先进施肥施药机械,加快替代落后机械。
三是加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实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服务。引导大型农资企业开展农化服务,共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探索农村合作金融、农业租赁金融、农业信贷保险等服务创新,支持农民、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化肥农药减量等社会化服务,助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顺利开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种子穿上新“外衣” 锁水抗旱长得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种子穿上新“外衣” 锁水抗旱长得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