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7版: 人物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脱下军装再上“战场”
退役军人返乡打造“乡村振兴理想国”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31日
版次:
07
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山奢村又断电了。村委会干部韦操生熟练地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铺了满桌的《房地一体确权明细图》又清晰可见了。“一定要逐一核对清楚,尤其是这些可能被树木遮挡住的,千万不要遗漏。”正布置任务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钮弟连停顿都不曾,仿佛未察觉到断电。
曾在同一部队服役的两人,回到山奢村这个乡村振兴“一线战场”并肩作战,依旧默契十足。山奢村是肇庆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的一个行政村,近几年迎回了一批甘愿为家乡发展出力的新农人,其中更是不乏退役军人。据悉,今年换届后,山奢村委会干部平均年龄32岁,5名工作人员中便有3名退役军人。
近年来,退役军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一大批有创意敢实践的退役军人在热土中继续发光发热,成为新农人大军中的一员。当前,广东省已连续举办两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挖掘600多个退役军人优质创业项目并给予项目资助等一系列扶持,2020年全省共向退役军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0.6万元。
入伍穿军装 曾是保家卫国的军人
穿上一身军装保家卫国,大概是所有热血少年的梦想。赵钮弟小时看过不少纪录片,对军人十分崇敬。2008年,赵钮弟参军入伍,成为他眼中“英俊潇洒”队伍中的一员。坐上火车硬座,赵钮弟来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分岔口。
“其实没当过,谁知道。”未满二十,未出社会,不过一个没吃过太多苦头的半大小子,穿上军装后,也有了大人的模样。
连队很艰苦,也很枯燥,日复一日的训练,没有想象中的热血和好玩,少年的毛躁被日益抚平,冲劲被洗练后愈发纯粹,“就是要到战斗一线去”。
赵钮弟成了一名空中侦察兵。2013年,赵钮弟在值班时发现了不明空情。“当时谁也不敢判定到底是云朵还是实物”,若是实物,可能产生边防信息安全隐患;若是云朵,排查一番动辄便是十几万元的消耗。赵钮弟坚持上报,从部队到军区,一级又一级,长达7小时不吃不喝坚守在岗,才最终探明情况并解决问题。
“这是8年部队生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次经历”,至此赵钮弟明白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道理。这一年,赵钮弟在空军部队获得“三等功”一次。
对于赵钮弟而言,部队是“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能干”的训练场,不仅要管器材、修理机器、写文书,还当过班长、做过操纵员、教练员;部队也是“有苦有乐,有声有色”的战场,训练固然严格,条件亦十分艰苦,但也收获了优秀士兵、优秀专业教练员、优秀士官、个人三等功以及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赵钮弟光荣退伍。
上岗挑重担 今是全乡最年轻的村支书
“山里最怕暴雨,为了保护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雨季要组织撤离好多次,但村民的家就安在山上,撤离工作很不好做。”7月正是雨季,赵钮弟忙着排查安全事宜。哪一处要着重排查,哪间房屋周边需要挖渠排水,一项项工作安排得细致详尽。
2017年6月,返乡半年的赵钮弟当选为山奢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当时全县最年轻的村支书、全乡最年轻的村干部。
年轻却能居“高位”,赵钮弟靠什么服人?《怀集发布》里的一篇报道提到了群众推选的原因,“他是我们村的优秀党员,在边疆部队当兵锻炼了8年,有想法,敢拼敢闯。村庄要发展、村民要致富,就需要注入这样的新鲜血液。”山奢村的新鲜血液换得很彻底,今年换届后,村委会5名工作人员中3名为退役军人,整体平均年龄32岁。
这群年轻的退役军人有多敢拼?此前,下帅乡某员工宿舍因电热毯引起火灾,乡政府向附近村委会发出支援通知。恰好在附近的赵钮弟和韦操生眼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消防车一时半会儿无法抵达。为防止火灾蔓延至后方山头,二人不作他想,淋湿自己冲进火场找火源点,靠着默契配合与豁出去的拼劲,将可能引起爆炸的煤气罐运了出来。“大概是军人的本能反应吧,现场来不及想太多,处理火情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赵钮弟对退役军人加入村委会乐见其成的重要原因,“年轻的退役军人懂信息化技术,政治意识和服从命令意识强,遇事反映快、够果敢。”为应对突发情况,赵钮弟还根据部队经验,在村委会中编了一套由标点符号组成的暗号。“时间就是生命,遇到突发事件时候,我们必须争分夺秒行动。”
部队赋予赵钮弟的,不仅仅是能量度的8年时光,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有坚定信念、有服务意识、有良好心态、有果敢精神、有处事能力的他。正因此,哪怕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哪怕村里事物繁杂琐碎,他仍坚守在村里。
“其实,做军人和做新农人都是在‘站岗’,只是在部队为国家安全站岗,在村里为乡村振兴站岗。最大的不同,大概是部队工作群众听得见看不到,村里却是时刻和群众在一起的。”
返乡带头干 做乡村振兴热血新农人
工作之余,拍摄剪辑抖音视频可以算得上是赵钮弟为数不多的消遣之一了。他把抖音号当成了产业推广、活动宣传和日常生活分享的阵地,如今已经积累了7000多粉丝。他想着,下半年就可以在抖音上直播带货了,“又是一个新销售渠道”。
2015年赵钮弟从部队休假回乡探亲,正值村里谋划发展百香果产业,他家成了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6年下半年,百香果产业初有所成,每斤可卖5-6元。为此,2017年村里大力推广种植,村民纷纷加入,最高峰时全村有近60户村民种植百香果,种植面积近500亩。然而,大家都没料到,这一年全村的百香果挤在一起熟了,销售成了难题。当时已经退伍返乡的赵钮弟十分着急,想方设法找来了外地果商,同时利用微信、网店等线上销售渠道,才解决了销路问题,但快递问题又来了。“快递线还没通到村里,影响了线上订单发货的效率。”赵钮弟找上了快递公司,又当销售员,又当快递员,自己打包自己发货,再运送到乡里的快递点,才让快递线运作起来。电商平台、采购客商和快递运输的从无到有,让山奢村的百香果产业相对稳定了下来。
好景不长,2018年底,一场霜降给村里的百香果产业带来了致命性伤害,经历了霜降的苗育不出好果,村民也失去了种植信心。赵钮弟又当起了“小白鼠”,于2019年引进三华李种植,如今村里也成立了合作社,种植面积超300亩。另一头,他又带回了抗寒抗霜的百香果新品种,在村里3个合作社分别用3种方法示范种植,“试试看哪种方法更好,再给村民推广。”
百香果和三华李种植只是赵钮弟抛砖引玉的那块“砖”。在他的设想里,直播带货、休闲农业很快就能一一实现。“下帅乡是肇庆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每年节假日都能接待大批游客。我想和周边的村庄一起合作,把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推动农旅发展,形成兼具自由采摘和民族风情体验的乡村旅游一条龙服务。”
“我想着,未来村里的环境会得到大大的改善,农业能规模化发展,农产品有好渠道走出去,农民都能过上好日子。”赵钮弟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向他的“理想国”靠近。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思敏 实习生 李培媛 摄影 吴秒衡 谢进扬 策划 严亮 黄瑞轸 统筹 范佩文 冼伟锋 马炳华 陈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