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4版: 奥运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第四次战奥运,“妈妈选手”刘虹摘竞走铜牌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07日
版次:
04
8月6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的比赛中,34岁的“妈妈选手”刘虹与杨家玉、切杨什姐携手出战,最终刘虹以1小时29分57秒完成比赛,收获一枚铜牌。
参加了五届世锦赛、四届奥运会、三届亚运会,广东运动员刘虹战功累累,被称为“竞走女王”。在里约奥运会后,刘虹一度退出赛场,升级成为妈妈,可是对竞走事业的爱好,让她重回赛场。刘虹的坚持最终又一次收到了回报,在东京奥运会上再度收获一枚铜牌。
婚后:小家庭变身“小团队”
刘虹最被外界熟知的身份,是“妈妈选手”。
里约奥运会之后,刘虹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刘学结婚,并于2017年生下了女儿熙熙。
当时的刘虹已经30岁,女儿和家庭开始成为她唯一的重点。可是过了一段平淡、温馨的日子后,她不禁开始考虑——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最初,在刘虹心中,继续当运动员和结婚生子是个单选题,她不敢奢望家庭与事业能够兼顾,在竞走和女儿中找到平衡。
意大利竞走名将艾丽莎让她看到了另一种解题思路。艾丽莎在2008年奥运会获得铜牌,两年后因怀孕休息一年,复出后夺得世锦赛银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拿到第七名的艾丽莎又怀孕生子,此后又在里约奥运会复出。
原来竞走和家庭是可以兼顾的。艾丽莎的例子让刘虹看到希望。
丈夫刘学对此非常支持,他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曾是国家田径队队医。夫妻决定把小家庭组建成一个小团队——妻子继续做运动员,丈夫做队医兼教练,女儿则是“拉拉队员”。
小团队每次外出训练和比赛,都带着一大包行李,里面除了运动员必备的服装、跑鞋、训练装备,还少不了尿布、奶瓶和橡皮泥等玩具。
对于“妈妈选手”这个身份,刘虹认为与其他选手并没有太多不同。她说:“我相信每一个女生成为妈妈之后都会有所不同,她仍是她自己,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同。过分强调身为母亲去从事运动的不易,我认为没什么必要。”
复出:28个月后重回世界巅峰
“拉拉队员”给刘虹增加了额外的动力。每天训练结束后,有女儿相伴,疲惫的刘虹可以很快恢复能量。即便有时候成绩不佳,但有丈夫和女儿陪伴身边,刘虹也可以尽快调整心情。
迈过心理这道坎之后,刘虹还要跨过身体这道关。由于刘虹当初是剖腹产,她一用力,伤口依然会感觉疼痛。再加上长时间没训练,肌肉水平衰退严重,体重增加至56公斤,比之前足足多了6公斤。
刘虹想尽办法减体重,练过瑜伽,做过核心力量训练,甚至还尝试了铁人三项的训练方法。仅仅3个月后,她的体重就降到了50公斤。女儿还不到一岁,刘虹的腹肌也回来了。
下一步是艰苦的专项训练。为了快速恢复状态,刘虹每周的训练量高达190公里左右,一年要走废20多双鞋。作为老运动员,刘虹还要经常与旧伤作斗争,有时脚指甲因走路太多而脱落,她就忍着疼,伤病稍有好转就继续训练。
2019年初,她终于在时隔28个月后重返赛场。在香港举行的“社长杯”新年竞走赛上,刘虹以1小时30分43秒的成绩夺得20公里冠军,这是她个人职业生涯获得的第25个冠军。此后,她先以3小时59分15秒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2019年全国竞走大赛女子50公里冠军,又在多哈世锦赛击败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切阳什姐,摘得20公里竞走金牌。
斗志:当超越成为一种习惯
刘虹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给她取名为“虹”,希望她的人生像彩虹一样绚丽多彩。
刘虹从小就特别懂事,能吃苦,体力很好,经常被体育老师叫去参加各种运动会,在一次学校的400米比赛中,被启蒙教练发现, 13岁起开始练习竞走。
刘虹身高1.61米,体重48公斤,身材匀称,很适合竞走项目,大哥刘旭说:“妹妹非常热爱竞走,这些年来,她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内心深处肯定了自己。”
2002年,刘虹进入深圳市福田区体校,从此走上了竞走专业训练。19岁那年,刘虹就超越了同龄人,夺得多哈亚运会的竞走冠军。
21岁首次参加奥运会,连续两届奥运会分别拿到第四名和第三名,在自己参加的第三届奥运会上,刘虹超越了所有选手,继悉尼奥运会上的王丽萍之后,再次为中国队拿到了该项目的金牌。
结婚生子之后,刘虹曾表示:“复出不是回到以前,而是超越以前。”作为一名34岁的选手,她再次站在奥运赛程,就已经是一种“超越”。 □据南方日报
上一篇:
湛江农家女孩全红婵14岁奥运夺金
下一篇:
上一篇:
湛江农家女孩全红婵14岁奥运夺金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