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饭圈”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26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最近“饭圈”乱象不断,最新案例是演员赵丽颖的粉丝后援会听闻她可能与演员王一博合拍新戏,竟号召粉丝集体抵制,并对王一博进行语言攻击。一名赵丽颖“大粉”公然发微博宣称,“就是要越乱越好,各方混战……现在不怕乱,不怕闹……闹哄哄把事情闹大才好呢”。23日,微博官方发布公告称,已对涉事相关违规账号进行禁言、关闭等处置。(8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
@陈尚营:“饭圈”变味,“唯流量论”难辞其咎。在娱乐圈,流量代表着艺人的知名度,也代表着商业价值。与几十年前不同,在互联网时代,等待艺人推出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带来流量,速度似乎远不如炒CP、买热搜、设置热点话题。于是,在一部分粉丝的带动下,不良“饭圈”文化开始蔓延。有不少未成年人混迹“饭圈”,种种不良文化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近期已经有不少“饭圈”乱象遭舆论痛批、被平台严厉打击,有关部门的态度也已经非常明确。希望粉丝们能保持基本的理性,别让“饭圈”成为人人喊打的“烦圈”。
@央评:当一种经济现象暴露出盲目性,出现“市场失灵”时,就有必要进行及时合理的纠偏。这个过程中,需要清晰梳理产业链中“粉丝—平台—资本—明星”等各环节,对粉丝经济中出现的一些灰色地带进行“精准滴灌”式监管。例如,取消诱导应援打榜功能,完善黑产打击机制,强化账号管理,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等等。从长远来看,唯有明星“供给侧”的质量改善,粉丝“消费端”的品位升级,让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是正确之路。
资本和技术是经济中各行各业的助推器,我们要引导资本和技术,在引领粉丝经济规则设计中更加注重明星的“内涵制造”和“流量普惠”,更加注重商业增量价值的创造,而不是“摸”青少年的口袋,跟粉丝“博傻”。粉丝也需要重新思考何为明星,什么才是追星的正确姿势,切忌消费行为以爱之名被裹挟。
@李思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观众有自己喜欢的演艺明星,属于个人喜好,无可厚非。但是,任何喜欢和崇拜都不能逾越基本的社会伦理底线,都必须保持向美向上向善的基本价值取向。
需要警惕,一些人借助炒作、包装艺人,网罗一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乃至青少年,时而不管不顾地应援打榜,时而不分黑白地党同伐异,时而不讲道理地支持力挺,其实质是把年轻人当工具,把青少年当枪手。那些看似自发自愿的“饭圈文化”背后,是一双双或明或暗的黑手。因此,建立健全一套伸手必捉、黑手必斩的网络空间监管制度,是当务之急。
眼下一些以“饭圈文化”为代表的明星崇拜,已经越来越趋于走火入魔。对此类现象,既要从文化事业、网络生态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治理,也应从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定角度进行“查杀”。需要提醒的是:明星艺人也好,其他公众人物也罢,是否担得起公众的喜爱乃至崇拜,关键要看其是否具备令人尊敬、值得学习的高尚德操。
上一篇:
不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下一篇:
12221市场体系:一场巨大的思维变革
上一篇:
不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下一篇:
12221市场体系:一场巨大的思维变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