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2025年广东甘蔗机械化收获率力争达到35%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8月26日版次:08

  “广东省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座谈会”在湛江举行。

  近日,“广东省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座谈会”在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召开。20多位代表围绕广东甘蔗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工作计划进行讨论,为未来五年的甘蔗产业机械化发展建言献策。
机收蔗含杂率高
难进糖厂

  湛江甘蔗糖业有农垦和地方两大板块,其中地方板块现有3个糖业集团,拥有18家制糖厂,日榨能力约10万吨。
  作为广东省甘蔗主产区,近年来湛江市在甘蔗生产机械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和进步,形成了一套“湛江模式”甘蔗机械化生产路子。通过政策支持,如机收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国补+省补+市部)等方式引进大批甘蔗收获机械,却因去年糖厂管理机制变化等原因导致机收蔗进厂难,机械化收获大幅缩减。
  甘蔗亩产值较其他经济作物较低,农户种蔗积极性变得越来越不高。湛江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陈小河介绍,2020/2021年榨季湛江全市甘蔗收获面积约130万亩,较上榨季减少5万亩,本榨季榨蔗量502.48万吨,较上榨季减少122万吨,而甘蔗糖业地方板块2020/2021榨季机收蔗入榨量只有1.2万吨。
  “糖厂不接受机收蔗,不仅仅是机收蔗含杂率高的问题,而企业自身管理和制度也存在问题,而且机收蔗适合‘二步法’制糖工艺,与传统的糖厂制糖工艺不匹配。”陈小河表示,一些种植大户购买了大量的抓机用于人工砍收蔗的装运,这也成为机收蔗推广的重大阻碍。
各环节宜机改造
示范推广

  大华糖厂代表陈符景认为,广东地区的地势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都优于广西和云南,但是机械化推广却很困难,最大原因在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希望能继续推行作业补贴,给农户带来直接利益才便于机械化推广。同时,机械收割技术仍有待加强,以解决含杂率高带来的影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苏俊波博士认为,“应针对目前甘蔗生产的各个环节逐步进行宜机改造,建立中小规模机械化示范点,进行土壤改良,机械化种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打造全程机械化甘蔗生产模式。”
  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成员刘庆庭教授建议,建设几个万亩级示范区,采取以糖厂为主导,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共同经营的模式,成立一支专家指导队伍,严格按照农艺要求标准化种植和机械化耕种管收作业,并从两个方面解决含杂率问题,一是建设除杂系统,对机收蔗进行进厂前除杂;二是每个示范区将1-2个糖厂的制糖工艺改进为“二步法”,保证机收蔗的入榨能力达到日榨量的50%。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永志对各位代表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高度肯定,他认为,接下来须综合考虑种植户的种植作物意愿问题,甘蔗种植培土等耕作问题、政策扶持问题、机收蔗的问题等等,需要在座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按期完成指标任务。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甘蔗组长区颖刚强调:“计划推进广东省甘蔗机械化收获率在2025年达到35%,希望通过多方努力和合作,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并朝着甘蔗收获‘机械化+智能化’路子前进。” □蒋姣丽
  “广东省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座谈会”在湛江举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