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今年农民丰收节将开展普法活动

农业农村部介绍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9月02日版次:04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广东·连南第六届“稻田鱼文化节”活动现场。

  南方农村报记者 袁瀚

  昨日,农业农村部举行发布会,介绍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介绍,今年丰收节主场活动安排在长江流域,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参加,并将组织开展近百项庆丰收活动。
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丰收节必须办好,体现特殊性、时代性。”马有祥表示,今年丰收节突出百年历程,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华诞这一主题,让农民群众以节日为媒、释放情感。此外,国家民委将动员1652个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千村万寨心向党·载歌载舞庆丰收”活动,农业农业部举办庆祝建党百年农业农村成就展。
  今年丰收节突出为农惠农。马有祥介绍,将推动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举措,开展义诊活动周、民法和乡村振兴法普法宣传等活动,让农业农村农民真正得实惠;坚持农民主体、城乡共庆、全民共享,将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展示、乡村美食品鉴、民俗文化表演、农民体育竞赛等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群众性特色活动,并组织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连接中秋国庆假日市场,活跃城乡消费。
  6月1日起,《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颁布施行,这是三农领域的一部根本大法,并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将会开展乡村振兴的普法宣传活动。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在丰收节上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就是要向全社会宣传这部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氛围”。
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魏百刚表示,今年我国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局部地区灾情确实很重,但是“有信心夺取今年秋粮实现丰收”。
  据介绍,全国农业灾情与往年比总体偏轻。6月以来,全国农作物累计受灾7200多万亩,比去年同期少3950多万亩,减少近1/3,绝收930万亩、少430万亩。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均是近5年同期最低。我国粮食总体价格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市场没有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7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为每百斤129.22元,与上个月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高5.5%。
  “今年的灾害是局部、阶段性的,全国农业灾情总体偏轻。”魏百刚表示,今年是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第一年,各地层层压实责任,下大力气整治“非农化”“非粮化”,复垦撂荒地,千方百计挖掘粮食面积潜力,秋粮面积有所增加,“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较多”。目前全国大部地区秋粮作物生育进程正常。
生猪产能完全恢复
  中秋、国庆两节临近,农产品消费将迎来传统旺季。据了解,除粮油外,今年猪肉、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形势也不错。特别是生猪产能完全恢复,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节日期间农产品市场供给有保障。“猪肉价格近期下跌非常快,希望大家趁这个机会多吃猪肉、多买猪肉。”马有祥说。
  马有祥介绍,近期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紧急通知,对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作出部署。
  一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二是做好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和灾害性天气预防应对,完善补贴、保险等政策,避免突发因素对农产品生产供应产生重大冲击。三是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提升农产品产销衔接效率。四是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前置引导市场供需平衡。五是推动完善储备、进出口等市场调控制度,保持农产品价格波动在合理范围。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广东·连南第六届“稻田鱼文化节”活动现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