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淡水珍珠蚌新种可用于水体修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9月02日版次:10
  淡水珍珠养殖是致富创收的好行业,今年以来,我国选育出的淡水珍珠蚌新品种,不仅养殖效益再创高水平,更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开发出水体修复新模式。
  2021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11个水产新品种,三角帆蚌“申浙3号”位列其中。该品种研发团队成员,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淡水珍珠贝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上海海洋大学白志毅教授介绍:“申浙3号”养殖效益较高。数据显示,淡水有核珍珠养殖,以每亩平均挂蚌1000只计,养殖周期2年,按珍珠蚌成活率60%、平均售价24元/只计算,平均每亩年纯收入6000元以上。如果选择蚌鱼混养效益会更好。湖南常德一养殖企业以珍珠蚌鱼混养方式养殖无核珍珠200亩,每亩挂珍珠蚌800只,亩投饲1吨、亩年产鱼1吨,亩年纯收入5600元,较珍珠蚌单养效益提升80%以上。
  白志毅介绍,一只成年珍珠蚌每天可过滤100多升水,其对水体氨氮、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8.1%、29.7%、32.5%和41.2%,对水中固体悬浮物去除率为48.0%-91.9%,淡水珍珠蚌可以像花白鲢一样,可成为水域环境修复的重要对象,合理放养,可对修复受污染水体,维护水质健康有很大作用。     □姜梦奇

上一篇:加州鲈价或将快速攀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