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三个“十”为广东柚销售保驾护航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线上回应“三农”热点问题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9月16日版次:03

  顾幸伟推介广东柚子。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池奕霏

  9月1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走进广东民声热线直播间,以“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农民群众”为主题,解答群众之问,明确政府之责。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顾幸伟在节目上隆重介绍了广东柚,为广大柚农办实事,并对省内部分地区出现的“耕地失守”“‘三资’交易不透明”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老百姓都特别关注三农的政策,我们农业管理部门加强作风建设、加强管理,不断地监督、实施好我们的三农政策,让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更好地为农民办好实事。”顾幸伟说。
为广东柚农办实事
  “今天就是要为广大柚农办实事。”顾幸伟手拿一个广东柚走进节目演播厅。他表示,目前是广东柚上市的季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跟柚子主产区及广大柚农密切配合,采取三个“十”促销行动,全方位为柚农销售柚子保驾护航。
  顾幸伟介绍,这三个“十”分别是“十万电商助柚营销,成就一批营销达人”“十大主销区促销活动,让广东柚走进广大销区市场”“十个大平台助力销售,促进广东柚线上线下齐畅销”。
  据悉,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破解影响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体系不完善、产销对接不紧密、供需关系不平衡、利益联结不稳定等瓶颈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成功推动菠萝、荔枝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打响了“粤字号”招牌,为果农增收入,为群众送去好产品。
加强基层管理监督能力
  为解决近年来出现的基本农田丢荒弃耕问题,兴宁市永和镇政府引入企业对撂荒地进行改造,打算实施稻虾混养。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兴宁市永和镇林场村,200多亩的撂荒地被挖成水塘,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小龙虾养殖,三年来没有种植过水稻。不仅如此,对于这些改变了土地性质,进行“非粮化”生产的基本农田,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照常发放耕地地力补贴。
  顾幸伟指出,“稻虾混养”模式可以让龙虾与水稻形成可循环的生态链,让农田得到综合利用,但按照规定,养虾不得占用整块稻田面积的百分之十以上,坚决防止“非粮化”。“如果是撂荒地来养小龙虾,我们是不反对的,因为撂荒地转换成水稻田本身有一个过程,暂时养小龙虾没有大问题。但是,最终要将撂荒地改成种植水稻的标准农田。”顾幸伟说。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事情更属违规。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何国威表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最新规定,已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发放机制。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良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不再给予补贴,对撂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补贴资格。
  “这两个问题反映了基层管理部门监督没有到位。”顾幸伟表示,农业部门将从这件事情上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农业政策的基层监督管理。
集体资产交易应透明公开
  农村集体资产如何交易,关乎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据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营溪村村民反映,今年2月19日,村内有7600平方米和9600平方米集体土地,在具体位置不明确、没有经过民主表决的情况下,被村委会放在太和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进行招标并成功出租。
  对此,营溪村委会解释,7600平方米的用地面积是为了规避“超过一万平方米的集体用地交易要到区三资管理平台进行”的规定而“估算”的,但对出租地块的具体位置并不清楚。
  “集体用地模糊出租,有违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顾幸伟强调,资产管理条例要求村集体资产交易要公开、透明。村委为规避监督管理,未经规划和民主评议擅自招标的行为明显违规。
  对于上述“耕地失守”“‘三资’交易监管”等问题,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逐一回应,表示将认真吸纳可行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立即采取整改措施,补齐工作短板。
  顾幸伟推介广东柚子。

下一篇:试点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