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4版: 重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把农村科普纳入各地乡村振兴规划
《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出台,提到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9月16日
版次:
04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袁瀚)9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南方农村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广东近期出台了《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省政府将投资建设‘粤科普’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普事业整体迈向数字化、智慧化、普惠化格局。”省政府副秘书长许典辉说。
全省仅9地市建科技馆
“要通过立法形式,为加快发展科普事业、实现我省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提供法律保障。”许典辉介绍了《条例》出台的背景。据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广东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2.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6%),低于上海(24.30%)、北京(24.07%)、天津(16.58%)、江苏(13.84%)和浙江(13.53%),排全国第六。
“科普产品供给不足、科普场馆建设滞后。”许典辉介绍,广东存在不少制约科普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包括资源分布不平衡、科普激励约束乏力、科普投入保障不足等。据统计,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只有9个、122个县(市、区)中只有13个(约占10%)建有科技馆。从占比看,山东71%、浙江68%、江苏56%的县(市、区)有科技馆。“这些是我们广东的短板,都需要在法律层面去推动解决。”许典辉说。
“我们将协同有关单位积极推动现代科技场馆建设和校园科技馆(室)建设。”许典辉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两个“全面覆盖”,即全省各地市建有1家综合科技场馆,4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1家综合科技场馆,实现全省21个地市现代科技场馆“全覆盖”;在现有106所粤东西北地区校园科技馆(室)的基础上再建30余所,实现89个县(市、区)校园科技馆(室)“全覆盖”。
向农民科普农业生产技术
许典辉表示,政府要逐步增加科普经费投入、有关部门安排科普经费支持开展科普工作。据《条例》,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开展科普工作,利用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科普宣传栏向村民宣传科学生产、文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科技特派员应当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结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向农民普及技术知识。“逐步形成以全省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普活动日、全省科普嘉年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大的科普活动,大力营造科普文化氛围。”许典辉说。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要求,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将农村科普工作和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纳入乡村振兴规划,推动建立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可设立财政性科普产业促进项目,加大对公益性科普产品和社会服务的支持力度。科普产业用地享受科研用地同等待遇。
“粤科普”平台即将上线
省科协副主席林晓湧介绍,广东省高度重视在建的“粤科普”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为了加强科普数字化服务而建设的一个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建设将在9月17日开幕的广东科普嘉年华上启动。
据介绍,该公共平台将具有“传播、交易、管理”三大功能。
“传播”,体现传播力和权威性,依托该平台建设省级科普资源库、专家库,搭建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
“交易”,体现科普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通过搭建一个面向科普全产业链的线上交易平台,配合线下的竞赛、展会等活动,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市场化交易,推动全省科普产业链发展、壮大。
“管理”,体现公共性和高效的服务功能,下来一些科普场馆的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统计等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同时平台还可以链接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场馆,及时有效为党委和政府服务。
上一篇:
去年5月以来网销农产品近4000亿元
下一篇:
广告
上一篇:
去年5月以来网销农产品近4000亿元
下一篇:
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