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偏远小村海鲈产量占全国28%
珠海昭信村发展海鲈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0月09日
版次:
11
从2010年开始,海鲈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汉文 孙岁寒
在刚过去不久的国庆期间,珠海海鲈报价9.1-9.2元/斤(1.2-1.3斤/尾),虽然和两个月前变化不大,但养户们并不着急,他们在等待天气转冷之后,鱼价出现上行。
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每年8月底,随着当年第一批新鱼上市,整个村的工作季随之开启,养殖、物流、加工、配送等等工作有条不紊,围绕这条海鲈鱼开始不停运转。
现在,昭信村是珠海海鲈产业最集中的村子之一,如果说海鲈是珠海的名片,昭信村则是海鲈的代言。历经30多年,海鲈像一座富饶的矿产,让这个原本地处偏僻的小村,逐步走向富饶,成为广东省两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之一。
海鲈年产值人均超8万元
当记者来访时,吴郁光刚参加完村里的养殖统计会议,又接到咨询海鲈加工的电话。自从8月下旬,昭信村今年第一批海鲈陆续上市,仿佛一声动员,整个村都忙碌起来。
“刚开始,很多人都是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养,更无法想象现在这般光景。”吴郁光回忆,30年前的昭信以以稻田、甘蔗种植为主产业,村民勉强温饱。
1989年,昭信村有人试养海鲈成功,当时村民把小鱼虾捣烂成浆来喂海鲈,吴郁光拿出仅有的9800元租下两口塘。每天凌晨3点,他骑摩托车运回冰鲜鱼,然后手工剁成鱼浆投喂。遇到刮风下雨,路上不止一次翻车,只能冒着大雨推车步行。就这样,吴郁光慢慢将规模发展到差不多100亩,如今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现在,昭信村的5400亩耕作土地中,有5200亩用于水产养殖,其中有8成以上用于养海鲈。站在昭信村口,四下都是连片的鱼塘,很难想象在上世纪80年代,全村仅有鱼塘3口,总面积还不到20亩。
昭信村党支部书记彭柄根告诉记者,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白蕉镇又被评为“中国海鲈之乡”,从那时起,海鲈产业逐步走上快车道。
白蕉镇孕育了全国70%以上的海鲈,昭信村不仅最早开始养海鲈,而且养殖量最大,占到整个白蕉镇的40%左右,可以说,昭信村就是“白蕉海鲈”的名片。2018年,昭信村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村70%以上的村民从事海鲈及相关工作。2020年,昭信村集体总收入约2077万元,全村(1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546人,海鲈年产值已超过3亿元,人均产值超过8.4万元。
亩产达到1-1.5万斤
昭信村整体地形呈长条状,沿着西江分流的河道排布。通往昭信村的主干道上,广东某饲料集团业务经理阿平已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遍。2008年,阿平来到昭信村销售海鲈饲料,当时只有一趟403路公交车,他大多时候只能坐公交拜访客户。那时鱼塘零散分布,黄土路扬尘严重,行车颠簸不平。
“每逢下雨,那条主干道肯定被淹,只能蹚水进来。”阿平带记者进村时说。如今,硬底化道路已经覆盖全村,早年零散的鱼塘发展成连片规模,他也成为一支30多人的团队负责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饲料养殖开始推广,亩产量逐步提高,但受限于技术等原因,每包饲料(40斤)仅能产鱼17-18斤。2006年前后技术出现突破,有企业把每包饲料产鱼提高到28斤,比当时的市场平均水平高出3-4斤,等于用一包饲料可以多赚30元以上,昭信村的海鲈事业不断走向红火。随后,得益于技术、产品、物流等各方面的支持,昭信村海鲈养殖亩产不断增加,现在已发展到1-1.5万斤的水平。
现在,阿平偶尔会回到距离昭信村500公里以外的老家湛江,10多年来,他在离昭信村不到5公里的白蕉镇安家,亲人也在镇上。“我把最珍贵的青春留在了这里,见证这条鱼的发展,昭信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海鲈进入东北华北市场
在昭信村通往外地的公路边,海川农业公司的海鲈分拣生产线正在忙碌。一辆辆水车将鱼倒进冰池,自动化分拣系统精准区分大小规格,销售经理梁锦荣正忙着指导工人分拣、加冰、包装。
梁锦荣所在的公司成立仅5年,由一群从事海鲈产业的80后“水产二代”组建,主要服务昭信村,以及附近东围、桅夹等海鲈养殖村。不仅发售冰冻鱼,还从事海鲈加工,加工后的产品销往新疆、哈尔滨、山东、吉林等地,每年流通量达到1500万斤。
梁锦荣14岁就帮家里养海鲈,在继承父辈事业后,他经常思考怎样才能进一步扩大海鲈的销路。
以前,海鲈收购规格集中1-1.5斤/尾,导致农户出鱼过于集中,行情波动剧烈。近年,海鲈成功进入东北、华北烤鱼市场,大规格鱼更受青睐,村民卖鱼方式变得灵活,效益更有保障。随着海鲈销路不断拓宽,海川公司打通了饲料经销、成鱼收购和加工等环节,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加快资金流转。
跟梁锦荣一样,阿平也用心地计划着这条海鲈的未来。他带领团队提供养殖技术服务,让养殖更健康,帮助更多农户走上致富道路。
彭柄根告诉记者,现在昭信村海鲈产业各环节的活跃人物,有致力脱贫致富的党员,有投身市场创业的年轻大学生,还有来自相关企业的技术员,昭信村今天的成就,来自大家的共同努力。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基础。随海鲈而兴旺的昭信村,无疑是一个有力证明,随着水产业加快向现代化发展,在不久的未来,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昭信村、亿元村。
从2010年开始,海鲈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大生鱼涨至11.5元/斤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大生鱼涨至11.5元/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