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5版: 法治周刊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云浮2村民盗窃
文物判刑1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1月02日
版次:
05
位于云浮市一个乡村里的文物夜间失窃,损失如何挽回?近日,广东办理了全省首例文物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今年4月某日凌晨,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发生了一起文物失窃案:梁某某、曾某甲伙同曾某乙等人密谋后,驾驶面包车来到位于高村镇大田村委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田古民居敦伦堂”,使用破拆工具将堂内三件木雕彩绘构件强行拆下盗走,对构件整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坏。之后,二人对赃物进行倒卖牟利。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被盗的木雕彩绘构件属一般文物。
二人归案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云浮市云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审查发现,除应依法以盗窃罪提起公诉外,二人的盗窃行为对历史文物原貌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020年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要求检察机关探索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公益诉讼。为此,承办检察官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共同研究,同时参考借鉴同类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以修复文物所需费用作为请求赔偿数额。经与鉴定机构多次沟通,充分考虑被损坏文物等级、损坏程度、文物价值及修复所需材料、工艺等因素,最终确定了文物修复的具体费用。随后,云安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云安区法院经审理后作出裁判,以梁某某、曾某甲犯盗窃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且判令2名被告人连带赔偿文物修复费用共4万余元及鉴定评估费6000元。
检察官还就文物后续修复问题与区文物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衔接,督促其履行职责,尽快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文物进行修复。据悉,该案是全省首例文物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该案的成功办理,有力打击了盗卖文物违法犯罪,对危害文物安全的行为起到了深刻警示作用,也体现了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助力文物保护的法治功能。 □据南方法治报
上一篇:
好心送朋友回家却遭车祸,各方责任怎么认定?
下一篇:
9月查处8420起
违反八项规定问题
上一篇:
好心送朋友回家却遭车祸,各方责任怎么认定?
下一篇:
9月查处8420起
违反八项规定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