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今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160万亩

广东召开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1月06日版次:04

  广东率先打造了“互联网+”高标准农田监管体系。 新华社图片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赵启旭 通讯员粤农轩)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11月4日召开。全国会议结束后,广东接着召开了全省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对广东省冬春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
  会议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再接再厉,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新局面,为广东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东积极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初步构建起“五统一”管理格局,有效推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按时高质完成。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成高标2356.9万亩,超过国家核定广东省的高标建设任务。2020年广东省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六,继续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这是广东省继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广东省将2021年定为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建设年,把提高农田建设质量作为大事要事来抓,截至7月底已按时完成2021年度项目实施计划批复并报农业农村部备案,截至10月底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60.04万亩,完成国家下达广东省的年度高标建设任务。
  下来如何科学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议强调,各地要科学合理布局、加强资金保障、开展试点示范,加快编制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建立协调机制,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提前谋划2022年工作,坚决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要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拓宽管护资金来源,加强保护利用,切实加强建后管护;要切实将土壤改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高标准农田后续培肥,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机构改革后,按照国家建立农田建设“五统一”管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广东精心打造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2020年系统(二期)正式上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承接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工作。
  今年,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广东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系统(三期)于9月正式上线运行,以省数字政府“粤系列”平台为支撑,率先打造了“互联网+”高标准农田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一图统管、一网通办”,显著提升广东省农田建设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力推动实现全省农田建设管理“五统一”。
  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还应全力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同时指出,各地要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抓紧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想方设法引水、供水、蓄水,努力保障今冬明春农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要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田间水利这一“毛细血管”,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毁工程修复,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建立健全预报、预警机制,抓紧制定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演,着力应对秋冬春连旱;要全面完成农村集中供水攻坚任务,提前谋划建后管护机制,着力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能力。
  广东率先打造了“互联网+”高标准农田监管体系。    新华社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