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创新性探索数字化助农

搭建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钱袋子”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1月06日版次:07

  全国总体菜价涨幅已经收窄,不少地区菠菜、生菜等叶类菜价格开始明显回落。 摄影 吴秒衡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王富迪)“菜蓝子”与“米袋子”,一头是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另一头则是农民的“钱袋子”,这保供稳价的两头,体现的是民生的“温度”。
  广东农业农村部门深刻地认识到,保民生不是埋头只管生产,要时刻关注市场、回应市场,为有效市场而组织生产、及时供应。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挑战,广东创新性探索以数字化助农保供的机制,搭建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以下简称“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打通供需,保障民生;以此为抓手,引领帮助一批农业企业走进数字时代,通过新营销促进城乡互动,并形成了一套社会化助农的机制与模式。
因抗疫而诞生
扛起保供稳价的责任担当

  又是一年秋冬,由于天气以及运销受阻等综合因素影响,给近期鲜菜的生产和运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多地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呈现短期阶段性缩减。广东省农业农村部门第一时间响应,自10月29日开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座谈会;10月30日,“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发出倡议书,各企业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各种加强蔬菜增量的手段。比如组织工人加班加点收割生产,龙头企业向周边农户收购合格蔬菜;协调冷链物流运输资源,畅通蔬菜外运渠道;严格检测保障蔬菜质量标准,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菜”。11月2日,广东省90家规模化蔬菜基地(其中8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积极响应保供倡议书。
  粤旺农业集团组织跨区域蔬菜采购,整体订单量提升30%以上;汕头市远绿种植有限公司的刘镇涛表示,已经安排种植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叶菜,就近供应,愿意将自己现有的蔬菜品种纳入政府应急调控范畴,保证不哄抬物价。
  “没有绿色通道通行证,我们公司9000亩的蔬菜可能就烂在地里了。”回忆起去年疫情期间的艰难,深圳鸿霖农业的张海波心有余悸。“还好加入了保供平台,不用多层级办理,我们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通行证,蔬菜运输不受阻,再加上保供平台的产销大数据支撑,指尖一点微信小程序,买卖双方的信息都能收到。”今年秋冬,深圳鸿霖农业成为响应广东蔬菜“保供稳价安心”倡议的首批企业。“这次我们扩种抢播了30%左右菜心,11月上旬就可以上市了。”张海波说。
  据保供平台蔬菜大数据显示,广东菜价稳中回落。如11月2日广东批发市场黄瓜3-3.5元/斤,土豆(整箱)1.1-1.3元/斤,米椒4-4.2元/斤,与先前价格持平;西兰花4.5-5元/斤,价格有所回落。此外,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冬种蔬菜产量将超1000万吨,全省蔬菜供应总量充足。
  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诞生于非常时期。2020年1月27日,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经广东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一亩田”)提议,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以下称“采购商联盟”)牵头,南方农村报社推动,向社会发出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倡议,1月28日,经过技术人员的连夜奋战,“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搭建起来了。
  回忆平台初建的日子,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主任丘志勇记忆犹新。“倡议发出后,我们的电话都被打爆了,越来越多企业参与进来。”丘志勇说。一个月时间,逾1800家企业入驻保供平台,全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并顺利完成驰援武汉任务。
因数字化而兴
促进农业迈进数字时代

  “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的引领性体现在,它像一个推进器,助力基层政府、农产品企业开展走进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新时代。
  丘志勇介绍,2020年在广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累计产销对接9000次,曝光101万人次,销售农产品超30亿元,为广大农企复工复产探索了一条全新道路。
  2020年2月19日,时任徐闻县县长吴康秀站在菠萝地里,摘菠萝、切菠萝、去果眼,吸引了超过30万人的关注。2月24日,腾讯微视平台上一条短视频短短1小时,带货卖出了近15吨徐闻菠萝。“短视频+网红”的直播带货形式,也是那时火起来的。两年来,“保供稳介安心数字平台”开展了“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实现互联网赋能。
  其中,由揭阳市惠来县率先开创了“网络节+云展会”模式。据县委常委蔡汉春介绍,活动开幕式当天,220多万直播流量直达C端、81831名采购商在线围观,活动举办以来,销售鲜鲍鱼3万多斤、干鲍1万多斤、鲍鱼罐头和粽子6万多盒、鲍苗1亿多粒,总额达3500多万元,推动每公斤鲜鲍鱼价格增长超10元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0年10月,“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第一课在保供稳介安心数字平台正式开讲:省技术推广总站林绿站长把课讲到田间地头,把课讲到线上云上;盒马市场总监手把手教农民走进大市场,在田头考虑餐桌,把“冰箱”放到田头,做好加工保鲜确保质量安全;农民变身“食品生产流水线工匠”,百万农民线上听课,课程尽在“指掌”中……
  “百万农民免费线上培训工程”负责部门刘楚雄表示,依托保供稳介安心数字平台,“百万农民免费线上培训工程”探索打造“办在田间地头、农民在田间地头学”的接地气的农民大课,努力实现“农民得到提升,讲师实现价值,产业有着支撑,乡村加速发展”。
因机制而强大
形成社会化助农强大机制

  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是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逻辑在起作用,该平台也是“12221”的成果之一。以大数据为依据,精准分析需求,及时调度对接供需;以线上平台为依托,组织起采购商、产区经纪人两支队伍,举办走出去与引进来两场活动、打通产区与销区两个市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一揽子目标。
  生于疫境,却不止于抗疫的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在继续承担保供给、稳价格、安民心功能的同时,蜕变出广东数字农业新业态,成为加快推进广东数字农业转型升级的农业数字平台。
  “南品北上、北品南下”。2020年5月23日,“荔枝北上,苹果南下”粤陕云连线活动在“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举办,高州市与洛川县结为连理,50吨荔枝、苹果搭乘着粤陕合作的快车驶向两地,两地“线上”渠道、“线下”渠道相继打通,拓宽岭南佳果与陕西苹果的销售渠道,助力更多“粤字号”和“陕字号”优质农产品从“产区”走向“销区”,进一步打开全国市场。在粤陕、粤黑、粤鄂省际合作的基础上,2021年9月,“贵州农特产品中秋推广专区”上线,2021年10月,搭建了“西藏农牧产品线上专区”,全面推进省际合作。两个专区共上线产品500余个,上线企业80余家,实现撮合交易200万余元。
  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聚拢了一批农产品供应商,流通商,物流企业,电商平台,还有媒体,这支队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支撑,当年的应急之举,在一群人的坚持下,正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2021年春,多地取消线下花市,“云上花市”应运而生。1月14日,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及广东省快递行业协会联合,以“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集结多方力量。据统计,共有165家商家入驻,共发布上架406个产品,采购商查看17941人次,达成交易合作2832对。
  专家认为,保价安心数字平台是广东制度优势、市场导向和数字技术融合成果,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与广东先行先试的“基因”有关。
  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已入驻农业企业达3605家,已开展各类直播200余场,已推动与粤黑、粤鄂、粤藏等5个省际的合作,已开展44次线上云展会活动,实现累计对接13380次,曝光260万人次,推动对接销售农产品超46.5亿元。
  全国总体菜价涨幅已经收窄,不少地区菠菜、生菜等叶类菜价格开始明显回落。         摄影 吴秒衡
分享: